“报……主公,营后50里外发现不明军队!约有10万众!”
正辗转反侧的韩馥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就清醒了。
果然,老子就知道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速速召集众将!”
韩馥揉了揉脑袋,事有蹊跷。扬州虽有六郡一国,但以冀州行军路线,能够从后方出现军队的只有吴郡。
然吴郡已经被周瑜拿下,又有周瑜命徐涣、杨凤为守将,又亲自拜访并请出顾雍为太守,陆骏为都尉,在重金悬赏之下,又将高干活抓。
对于周瑜的安排韩馥没有任何意见,无论是顾雍还是陆骏,都在原时空留下姓名。顾雍更是官拜丞相。以丞相之才,管理一郡事务,委实有些扛着大炮轰蚊子了。至于陆骏,此人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其子陆议便是后来“火烧连营七百里”的陆逊。
时年,陆骏因不喜袁绍、袁术兄弟阋墙,以身体抱恙为由,辞去九江都尉之职,故此才没有像原时空中早早丢下陆议,没有了家族重担在身的羁绊,陆议的聪慧便无需再进行隐藏,因此未曾改名陆逊。
有顾雍、陆骏、徐涣、杨凤在吴郡,韩馥不信这个地方还能变出来袁绍的援兵。
但除了吴郡,袁绍还能从什么地方调兵呢?
“主公,嘉已细细询问斥候,因为夜色较黑,看不清对方的衣着服饰,但是听口音对方似乎不是中原人……”
郭嘉皱着眉头,信息太少,只能够从斥候所汇报的只言片语中进行分析。
战场之上,最忌不明军队的出现。
未知的,永远才是最可怕的。
郭嘉从来不怀疑冀州兵马的勇武。燕赵之地,本就多慷慨悲歌之士,在韩馥的重工重农重赏的政策下,士兵好战之风丝毫不弱于当年的秦兵。
只是兵法云,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没有人愿意将士兵的生命交给未知。
如今棱陵的战场之上,韩馥的兵马不过赵云的风字营、张飞的火字营两营兵马,张飞又分兵白饶领1万人马驻守丹阳,即便是加上虎豹骑、先登营,也不过10万众,而棱陵城内外足足有袁绍、曹操、刘备的35万大军。
这也是为何韩馥选择与三家对峙,而不是选择主动进攻的原因。
首战如果不是袁绍冒进,主动选择斗将,斗将输了之后选择三家分兵对战,而是以35万大军直接碾压,韩馥如何能够抵挡得住?
自穿越来,韩馥最喜欢干的事情从来都是以势取胜,能群殴绝不单挑,能大军压境绝不斗将……虽然很不礼貌,但都生死相争了,谁还跟你讲那么多的规矩?
更何况,这不是小说,也不是游戏。
袁绍、曹操、刘备犯得最大的错误,就是未能一鼓作气,直接将韩馥赶出冀州,而是在首战之后三家迅速互相怀疑,既要提防对方背刺,又要担心自家兵马消耗过多,此消彼长之下,才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对于韩馥来说,战线拖得时间越长,对自己越有利。
打仗打的是什么?
说到底,就是后勤保障。
冀州军确实是长线作战,但句容、江乘等路线已经打通,可以从徐州运粮而来。但对于袁绍来说就没有那么友好了。
整个扬州才多少人?不过400万左右!何况还要刨去吴郡。
用400万人养35万兵马,扬州再是鱼米之乡,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至于豫州、荆州……曹、刘过来帮你打韩馥,还要人家自己出粮草?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吧。
但是,如果袁绍在短时间内突然再增加10余万众的援兵,最终胜利的天平会偏向哪一方就不好说了。
50里,不过是一日多的行程,如果连夜行军,次日便可直捣韩馥大营龙门。
不是中原人?
韩馥愣了一下。随后便想到在扬州一带非常活跃的山越人。
不是,一个贺齐、吕范都能够把山越当韭菜在养,如果不是山越人在山林间作战确实有两把刷子,恐怕连当韭菜的资格都没有。他们是怎么敢走出大山的?
“主公莫不是已经知晓是哪支部队了?”
戏忠见韩馥的面色从紧张到舒缓,再到疑惑不解,主动询问。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山越人。”
山越?!!
艹!
不愧是袁绍!
前有乌桓,后有山越,中原纷争,却拉上异族,这种事儿,也只有他能够干得出来了。
“主公,冀州之时忠曾听公瑾言,山越人擅游击战,如若被其摸到大军之后,以疲扰战术,那我军将恐陷入危局。若破袁绍,必先破山越。
某有一计,可解山越之祸。”
戏忠听闻是山越来犯,略微沉思,便走了出来。
“哦?志才,计将安出?。”
“棱陵东30里有钟山,以山越人的行军速度,可于寅时七刻左右抵达此处。高览、孙策两位将军可先行出发,引虎豹骑往钟山埋伏,人衔枚,马裹蹄。待山越人到山下,放过前头部队,直冲后军,以虎豹骑的冲锋之势,即便不能尽诛,亦可让其损兵折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