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百家宴只有三天,官家娘子必须在今日定下菜品,明天找出善于庖丁之术的其他妇人,加以培训。
除此之外,还要准备材料,布置百家宴场地,有一堆事情等着官家娘子安排。
为了保险,官家娘子最后定下的菜肴,都是做法相对简单的。
“娘子考虑的极好,大人们在家里吃的山珍海味,说不定正好喜欢咱们乡下这一口。”
“婆婆说的对,我也是这么考虑的,明儿个还请你跟着一起试试味道。”
因着这几天在刘婆婆这试菜,官家娘子先后拿了不少东西过来。
就连瓷碗,都有一套新的,上边还带着图案,为着这个,刘婆婆还专门又找人做了一个碗柜。
要是厨房里的东西,刘婆婆相信,在大刘乡,除了几位大人家,没有人家能比上自家。
“明日试菜,是在民妇家里?”
“我已经嘱咐夫君,安排人起好炉灶,搭好棚顶,打明天开始,就在那边做菜。
婆婆这些天跟着我一起劳累,再辛苦三天,三天后,如能得偿所愿,必有重报。”
刘婆婆家里就打了一口灶,勉强三个眼,明日试菜怎么着也在这边挤不下。
定下菜单,说了这件事,官家娘子就匆匆离开,跑去做其他布置。
“老姑奶奶,明日官家娘子要找大刘乡所有善于庖丁之人试菜,你说,我能不能去?”
小侄曾孙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在家是做过饭的,又跟着老姑奶奶看了这么久,学到不少。
刘婆婆仔细想想,这事可行。
“你年纪小,明天来试菜的都是奔着官家娘子的赏钱来的,定是比不过她们。
不如这样,咱们去试那道清炒时蔬,我再教你几回,说不定能拔的头筹。”
乡正大人心中极强的上进心,让他在县里和周围各乡邀请了一遍,百家宴日,新来的县丞都拖家带口的来了。
愿意出菜的各家一起凑了桌子凳子,乡正大人给了被选中的每户三到五个名额。
百家宴安排在大刘乡地势较为平坦的河边,大人们带着家眷在上边几桌,下边就是大刘乡的乡亲们。
为了热闹,乡正大人还请来了会唱腔的,伴随着孩童的嬉笑声,一时间,确实有兴旺发达之景。
这些热闹,都与刘婆婆无关,她站在大炒锅前,正在费劲的搅动临时做的棒子。
这大铁锅也是乡正大人特意寻来的,没有合适铲子,就用山上的大木头做了一个。
刘婆婆手里的两个菜压轴登场,这会正在做辣椒兔丁的,最后撒上葱花,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辣椒兔丁就出锅了鹅。
做完一锅,还有两锅在等着刘婆婆,一直到百家宴开席,刘婆婆还在忙着老母鸡鸡汤。
好不容易忙完,歇下喘口气,又被官家娘子派人过来,说是大人们吃着她的辣椒兔丁和老母鸡鸡汤赞不绝口,想见见。
刘婆婆身上一股辣椒味,这时候也顾不着了,脱掉为了做菜准备的外袍,洗把脸,确定没有脏污,就跟着过去。
大家就是借着刘婆婆聊聊,眼看是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都歇了招人的心思,刘婆婆只亮相了一会,就退下去。
只有县丞家孺人看着刘婆婆觉着眼熟,这不是那位给家里送鸡子和活兔的老人家。
因着不确定,还招管家过来问,确定之后,又指着官家去告诉官人这个消息。
“原是这样缘分!你退下吧,我知道了,记得嘱咐夫人,给老人家送赏。”
在人前,县丞大人也没多说,不过,确实是别样的缘分,正好结个善缘,日后有需要,说不定还要劳烦老人家。
刘婆婆刚走到做菜的大棚这边,端起饭碗,准备吃特意留下来的菜。
还没坐下,就有熟人过来。
“老人家,没想到您来自大刘乡,这些银两,是我家孺人给的,还请收下。”
见刘婆婆不收,又搬出县丞大人,刘婆婆只能‘无奈’手下。
这一收,就停不下来,有县丞做表率,其余乡正大人都派人送赏银过来。
县丞大人送的多,其余乡正大人家也不好太少,刘婆婆没想到,自己这一晚上就把起房子的银钱凑足了。
小侄曾孙女今天回去了,刘婆婆收拾东西,带着一些多余的菜回家,把今天收到的银钱拿出来数。
数了三遍,这些钱都是够够的,单独收到自己的小包里,刘婆婆等着明年秋天的到来。
开春之后,县丞大人就会上任县令,新的主官上任,对于自己这样要立女户的情况会更包容些。
加上自己给县丞家送鸡子和活兔的缘分,求上一求,说不定能直接答应。
等把这事定了,到了秋日,就能找人起房子。
在乡下人家,一年之中,只有秋日是最适合起房子和嫁娶的,大多有喜事的人家都会选在这个时候。
正好秋收结束,家里有了余粮,土地干燥,乡里其余人家也有闲暇,能请来帮忙。
立女户是必须要走的一个流程,很重要,怎么着刘婆婆也要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快穿之混低保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