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李星群面前,眼神里满是恳切:“你是现代人,最清楚战乱的苦。三国乱世,五胡乱华,人口减半,土地荒芜,你想让大启也变成那样?再说,我们现在根本没准备好 —— 太原的工厂,你只给了工匠们‘蒸汽动力’的原理,他们摸索着造蒸汽机,造出来的机子十台有三台是坏的;子弹的火药配比,你只说了‘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工匠们不知道怎么提纯硝石,造出来的子弹有一半打不响。这样的武器,怎么跟朝廷打?”
李星群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他知道昭姬说的是实话 —— 他穿越前只是个普通大学生,学的是历史,不是工程学。当初想造蒸汽船,他只记得 “蒸汽推动活塞” 的原理,画了张粗糙的图纸,工匠们花了三年才造出第一艘能下水的船;想造红衣大炮,他只知道 “炮管要厚、火药要足”,结果第一批造出来的炮,试射时炸了三根炮管,还伤了两个工匠。他提供的只是 “点子”,却没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标准化的零件,没有专业的技术工人,产能和质量根本上不去。
“那你说怎么办?” 李星群颓然地坐回凳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摸着案角,“总不能等着范镇来抓我吧?我是现代人,我不能像古代的将领一样,把身家性命交给一个封建皇帝 —— 谁知道庆历帝会不会像赵构杀岳飞一样,先把我骗进京,再找个理由砍了我的头?”
“所以才要找大家商量。” 昭姬拍了拍他的肩膀,对李助道,“去请俞飞鸿小姐和云莘兰师姐过来,就说有紧急军务,让她们立刻过来。”
李助刚走,帐内就陷入了沉默。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打在布帘上沙沙作响,李星群看着案上的流民安置图,心里像被猫抓一样 —— 他想起破城那天,一个老妇人拉着他的衣角,说她的儿子被方天定抓去炼毒人了,只求能给儿子立个衣冠冢;想起一个小姑娘,抱着一个破布娃娃,说想住个不漏雨的房子。这些画面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让他既不想放弃百姓,也不想放弃自己的家人。
没等多久,俞飞鸿和云莘兰就匆匆赶来。俞飞鸿是柳珏的姐姐,常年在太原管着工厂,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短打,头发束在脑后,脸上还带着点煤灰 —— 显然是刚从工坊里出来,接到消息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云莘兰则穿着一身素色医袍,手里还提着药箱,想必是正在给流民看病,被李助硬拉过来的。
“星群,这么晚了叫我们来,出什么事了?” 俞飞鸿刚坐下,就拿起桌上的凉茶喝了一口,“我刚在工坊里看工匠们造子弹,这批硝石纯度不够,怕是要返工 ——”
“子弹的事先别说了。” 李星群打断她,把密信递过去,“朝廷要抓我进京,柳珏和孩子们在太原被监视了。”
俞飞鸿接过密信,看了两行,手里的茶杯 “哐当” 一声落在桌上,茶水洒了一地。“什么?他们敢!” 她猛地站起来,短打的衣角扫过凳子,“我们在太原造武器,为的是帮朝廷平叛,他们倒好,卸磨杀驴!不行,我们得反!把工坊里的人都召集起来,拿着枪跟他们拼了!”
“反?怎么反?” 云莘兰接过密信,看完后脸色也沉了下来,“我们现在有多少武器?太原的工坊每月最多造十万颗子弹、两百发炮弹,这还是加班加点的产量。朝廷的禁军虽在平叛中折损了不少,但还有几十万兵力,加上地方军,我们根本打不过。再说,北方还有齐国,西方还有西凉,我们一反,他们肯定会趁机来攻,到时候腹背受敌,百姓们又要遭罪了。”
“我也不赞成反。” 云莘兰放下密信,语气里满是担忧,“我这几日给流民看病,见了太多生离死别。有个孩子,父母都被方天定的毒人杀了,现在只能跟着奶奶过;有个妇人,丈夫死在战场上,肚子里还怀着孩子。他们刚有个安稳的地方,若是再打仗,这些人该怎么办?五胡乱华的时候,中原人口减半,你想让大启也变成那样吗?”
“我知道不能反!” 李星群的声音有些沙哑,“可我不能让柳珏和孩子们出事!太原的工坊可以不要,武器可以不要,只要能把他们救出来,我们去吕宋!那里经营了几十年,有我们的商船,有我们的种植园,朝廷根本管不到!”
“去吕宋?你想得太简单了。” 昭姬摇了摇头,“我们现在去吕宋,就是流亡海外。工坊里的工匠,他们的家人都在太原,谁会跟你走?徐兢的船队里,水手们的家在海边的渔村,他们也不会跟你走。你以为凭着‘义气’,他们就会放弃家人跟你流亡?不可能的。除非你真的反了,给他们许以富贵,让他们觉得跟着你能当官、能发财,他们才会跟你走。不然,你一离开大启,他们立马就会投靠朝廷。”
李星群沉默了。他知道昭姬说的是实话 —— 人性是复杂的,不是所有人都能为了 “理想” 放弃家人和安稳。他想起工坊里的一个老工匠,叫王老铁,手艺最好,造蒸汽机的关键零件全靠他。王老铁有个孙子,才三岁,天天在工坊门口等着爷爷下班。若是让王老铁跟他去吕宋,他肯定不会愿意 —— 他舍不得孙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很平凡的一生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很平凡的一生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