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功勋是想进位国公?”
“自然不是!”王弼赶忙否认道,“汤帅,咱们都是武将,本就该上阵杀敌。”
“因倭国一战我负伤后,在太原休整练兵。”
“不仅错过了征讨西藩,而且还错过了征讨安南。”
“如今趁安南战事还未停止,末将也想再次建功。”
王弼说着沉沉叹了口气,“如今我已年老,此次安南一战怕是最后一战。”
“若是能死在战场才是最好,让我似今年养伤一般,躺在床上事事都要他人伺候,那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听到王弼这话,汤和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宁愿死于战阵,不愿老死在床榻。
这是不少行伍之人终生的夙愿,先前就连老朱也是如此想的。
可问题是。
他们这些个老兄弟都是大明公侯,一旦死于战场,敌军士气大涨不说,明军也会不顾一切为他们报仇。
正因为汤和一早便想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不像军武众人那般,对出征有着别样的痴迷。
“王弼啊,如今天下也算太平,回京之后过些太平日子吧。”
“像上位那样,好好教导自家子嗣,为陛下教导出下一代将才。”
“汤大哥,我不成啊!我只会打仗!”
不等汤和继续开口,王弼紧跟着道,“况且此时这两万人都是太原戍卫的新兵,也该让他们奔赴安南前线,斩获军功。”
“这点你大可放心。”汤和看向王弼,“护卫太上皇回朝,抵京之后,军中将士皆有赏赐。”
“而且!”
“王弼,似李正、刘二这般,妄图借行刺上位,使我朝内乱的贼子应该还有。”
“不只安南,其他诸国没准也会派兵。”
“所以护卫上位乃是国朝之重,不比你前往安南前线杀几个敌军更加轻松。”
“可....”
“此事就这么定了。”汤和不愿继续多说。
“待回京之后,若你还想奔赴安南前线,届时我自会出面替你向陛下请命!”
见汤和态度坚决,王弼愣了数秒,随即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答应了下来。
“那汤帅可要信守承诺,待抵京后,求陛下准我率兵前往安南?”
“知道了!”
汤和很是不耐烦的冲王弼摆了摆手。
而看着王弼离开的身影,汤和心中也不免多了几分愁思。
他们这伙人行伍出身,若是战时,那自然是国之臂助。
可一旦到了太平日子,他们这些人便是取祸之因。
别的不说,仅是洪武二年大封公侯,北元休养生息,国朝稍显太平的时候。
军中的这些老兄弟们便是乱法害民,为祸一方。
最后更是闹出了勋贵一案。
而眼下。
一旦安南战事结束,诸国宾服,天下自然大定。
军中武将战功更盛,凯旋回京获封赏赐后,自然愈发肆意妄为。
汤和不敢想,到时候军中老将们又要闹出怎样的幺蛾子。
虽说他相信以朱标的眼光,自然能妥善处置。
可这期间又要杀几个出头鸟!
如此看来,他汤和也该告老还乡了!
趁当下安南战事还未结束,他也该递交辞呈,尽早返回凤阳老家。
心中打定主意,汤和也在考虑究竟何时同老朱言明最为合适。
老朱一行缓行一月,这才抵达应天。
奉天门前,文武百姓列队相迎。
而在官员队列最前方,汤和竟发现本该统帅大军征讨安南的徐达,此刻正笑盈盈的迎了上来。
“天德?”
和汤和一样。
看到徐达的瞬间,老朱也不由瞪大双眼。
“你不是在西南前线吗.....”
“嘿嘿。”
徐达笑笑,没有回答。
此时朱标身穿明黄衮龙服,大步便走了上来。
“儿臣拜见父皇。”
“标儿,为何弄出这么大阵仗,咱.....”
“爹,有喜事!”
朱标轻声打断的同时,搀扶着老朱走下车驾,走到奉天门下的龙椅前侍奉老朱落座。
“今日大朝,只为贺喜!”
“魏国公!”
“臣在。”
伴随朱标声音落下,徐达满脸欣喜大步走至官员队列中心。
“臣谨禀,安南战斗已近尾声。”
“一月前,臣同诸将合围安南王都,三日即破。”
“安南王都城破之日,其主陈睨自焚,烧毁殿宇。”
“安南太师柳思南携幼主难逃,安南半境已然宾服。”
“半境?”老朱有些不解的看了徐达一眼,转而又看看身旁的朱标。
此次安南之战虽不是灭国之战,可打到一半徐达这个主帅却突然回京,这未免太不像话了些。
不过大朝会上,老朱却也没有多问。
“臣启奏太上皇,启禀陛下。”
紧接着礼部尚书高启上前奏道,“爪哇、占城、苏门答腊等国派使进京。”
“两日前皆已抵京,望太上皇、陛下传令召见。”
“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