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已入范围,点火!”
李强这声喊,才使李自成将众文臣放过,心神又放到了战事上来。
“嗖嗖嗖!……嗖嗖嗖嗖!……”
这时,是九架火焰箭发射架前几乎同时喷出去火焰,飞箭由铜管约束飞向三个不同的方向。
兵士们都没谁去看发射出去的箭,是否对敌有没有杀伤:
清理兵立即上去,先用竹竿捅穿长铜管。
同时,装箭手又塞进去了新的火焰箭……
两分钟左右,新一波发射都做好了准备。
也就只三次发射,承受了火焰箭打击之后,所有朝山岗围拢过来的关宁军铁骑,终于退到距山岗顶,直线距离有一里之外。
八百多支火焰箭,杀伤关宁铁骑有五百人马。
战损也就达到百分之五,强悍如关宁铁骑,也就选择了后撤!
关键是这样的战损出现,关宁军还没弄明白山岗顶上到底有多少人;这种火器发射出来的利箭为何会飞这么远,还极具恐怖杀伤力……
“李强,要想办法吸引敌人再近前来受死啊。否则咱大顺军仅有那八千骑兵……”
李自成没有再将担忧说下去,可谁都知道,他不仅是在疼惜八千骑兵。
李双喜至今没封侯,也不担任军中、政府部门任何官职,李自成就是要在于北京登极之后,册立他为太子!
此战,李自成破釜沉舟,希望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才将李双喜派上战场。
可是,一旦李双喜战死,那也是大顺朝、他李自成,不可承受的重大损失、心中巨痛啊!
要求李强将关宁铁骑吸引过来,予众多杀伤,李自成实际就是想给李双喜那里减轻负担,免遭不测。
“皇上啊,敌人会再来的!”李强这样回答李自成。
至于原因,李强怎可说您在这里,敌会势在必得,这样的话呢?
“嗯。”
回应李强一个字的李自成,也明白了李强话意。暗自埋怨了自己,又将目光投向到西罗城方向。
西罗城里,这时战斗激烈。
大顺军火枪部队攻进西罗城,占据了城中各有利位置,开始连续不断地朝山海城墙上的吴三桂守军射击,以帮助刘宗敏组织的敢死队爬城。
而山海关城城头上的守军,其甲胄穿着、使用的吴刀、吴弓、短火铳……显示出他们就是吴三桂的家丁:这个时代最强的武装战力!
因此:大顺敢死队架起的云梯,一次次被掀翻,梯子上人员跌得好惨!
当然,吴三桂的家丁被燧发枪弹击中者,也是非死即伤……
看着爬城敢死队员一波波地损失着,李自成脸色铁青,握紧了双手两拳头。
他看向不远处笼子中的吴襄,想起吴襄跟崇祯皇帝说过的那话:若有百万两饷银,三千吴家家丁,即可以击溃大顺十万军。
之前,所有人都说是吴襄吹牛皮,连李自成都很是不屑。
可是,现在看来,吴三桂的家丁武装,确实比大顺军的敢死队员还要敢死。而且,对守城战法运用得极其娴熟。
依托关城上的各种工事,冷兵器时代的任何军队,根本没有可能攻下如此坚城!
首先:于城中,去攻取更大,更坚固城池的战斗,也只在这种环环相扣的城防堡垒之间,才有发生。
要知道,所谓的山海关防御体系,经大明朝历代修造,到这时,已经将一道原本用于防守的关隘,构建得攻防兼具:
五十里长城、十座关隘、二十三座敌台、十七烽燧,入海垣山……相互依托、还可炮火支援……
在这个时代条件下,任何攻城关者面对这样的森严壁垒,都会畏惧,心生退意。
“幸运的是我军有了这支火枪部队!还有你这个明朝太子支招。否则,即使我军进入了西罗城,怕也会有大部分将士葬身城中。”
李自成看了一阵西罗城中的攻防战后,这样嘀咕,实际就是说给朱慈烺一个人听到。
几天接触下来,朱慈烺觉得李自成这人人品还不错,悟性也还可以。
后世相关于大顺的失败总结为民心、谋士、鼠疫、和山头。
的确是!面对这四项天灾人祸,很少有伟人能够迈过。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时代,最广大的民众应该就是农民。
李自成于崇祯十二年从商洛山中出来,就是以“均田免赋,输银助饷”作为纲领的。
而这条纲领一直在崇祯十七年,从北京撤回西安都在执行。
也就是说大顺朝在所控制区域内,对农民阶层都非常仁慈:免除赋税、均分田地、给予部分粮食和种子……
但是,军队要吃饭、打仗要花银子、政权机构要开支……
怎么办呢?
那就靠搜刮明朝官绅、地主老财的财产予支撑了。
可惜的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城的一路之上,之后,没有及时转变这种小农意识。
他在拷掠大明朝百官财富的同时,没有将城里市民等同于农民那样去对待。
在李自成及大顺军将士眼里,只农民才是劳动阶级,市民不种地,求生存都是依农民劳动产出,投机倒把的营营苟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明末两太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明末两太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