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渡的大脑飞速运转。
面前的这些人能隐瞒起来还不算太过意外,吴王渡也早就料到在影卫人手奇缺的情况下。
南苗或者说这个阮城主肯定会有一些杀手锏,只不过没想到是如此致命的杀手锏。
这条山路,是南苗西侧山区唯一的大道,自然岔路众多。
身后这群拐子马肯定是一直隐藏在东面平原的某处。
探查到吴王渡杀到黄石城后立马从背后袭击。
最近的岔路不过七八里的距离,操作起来也不算太难。
但吴王渡却不知道这伙拐子马的数量。
三五千,亦或是两三万?
北苗三万大军几乎是用一字长蛇阵展开,吴王渡回头看去,铁浮屠距离自己甚至不到百步了。
而最前锋的五溪前卫甚至已经和吴王渡相隔三里。
震天雷的轰响声此起彼伏,在没有钝器的情况下,想打开这些铁罐头只能用震天雷。
但骑军和步卒不同,一枚震天雷扔进步卒的阵列里,搞好了能一次炸死炸伤十几人。
但扔进骑军的阵列里,尤其是这些身穿重甲的骑兵,能炸死三个就算运气好。
更何况一旦厮杀在一起,总不能连同袍一起炸死。
“吴王近卫军听令!随我冲杀!”
这是吴王渡找到的唯一生路。
但此刻战做一团的吴王近卫军已经乱作一团。
只有不到百骑听到吴王渡的呼喊聚拢起来,逆着拐子马汹涌的攻势,开始朝山上冲杀。
而当冲到最前线后,吴王渡的猜测也验证了,负责粮道的可汗亲卫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虽然依旧看不到拐子马的尽头,却能从微妙中发现他们身后发生了骚动。
而这些拐子马的近战能力更是暴露无遗,若不是仗着居高临下,这群人根本不是吴王近卫军的对手。
张三甲带着几个家丁像是战神一般为吴王渡扫开道路。
身边的将士也被感召。
他们本以为吴王渡是望风而逃,却没想到吴王渡是想亲自为他们杀出一条生路。
这些和白家不是一族的苗人终于在这绝境之下爆发出了该有的悍勇。
铁浮屠,拐子马,吴王近卫军,被冲散的五溪步卒,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南苗步卒。
在这条梨花飞舞的坡道上惨烈的厮杀在一起。
即便还没受伤的北苗士卒也把苗人的外伤灵药——百宝丹含在嘴中,随后奋勇冲杀。
这是一场时刻都会发生惊天逆转的战局。
若是铁浮屠先追上吴王渡,张三甲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保下吴王渡。
若是吴王近卫军先杀上山顶,则可以夺回居高临下的优势,把后方的拐子马冲个七零八落。
步军的战场也逐渐白热化,五溪前卫的燧发枪在彻底连天的攻势下终于崩溃。
五千人陷入了和矿工军团的绞肉机。
在这座谁也施展不开的战场上,两边都只能一千人,一千人,填油一样把手上的兵力一点点压上。
吴王渡冲锋的道路再次被阻断,山顶的那些骑兵终于开始下马变成了弩手。
本就居高临下的弩矢,还要抛射,弩矢飞过五六百步的距离射向铁浮屠。
重甲溅起火花和刺耳的声响,但和铁浮屠厮杀在一起的吴王近卫军则被成片的放倒。
虽然也有少量的拐子马中箭,但显然他们不在乎,只要击溃吴王渡所在的这一万骑兵。
两支骑兵就能居高临下对已经处境艰难的五溪卫发起致命一击。
随后的一瞬,吴王渡仿佛产生了幻觉。
因为山的另一侧,竟然发出了一阵阵巨大的响声。
不是震天雷那样的小动静,也不是什么劣质的土炮,而是吴王渡亲手定下尺寸的加农炮。
有少量的十二磅加农炮,更多的是六磅加农炮,甚至还有十二磅榴弹炮。
几阵小规模的炮响后,整座山地都在震颤,那动静吴王渡再熟悉不过了。
那是上千门火炮发出的齐声怒吼。
那是吴王渡留下最多心血的虎贲卫。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里,就有二十轮炮弹洗礼着山的另一侧,正面的拐子马彻底乱作一团。
吴王渡带着吴王近卫军轻而易举的杀上山顶,把穷追不舍的铁浮屠远远甩在了身后。
刚登上山顶的吴王渡还没来及搜寻到火炮的阵地,就看到杨雄正带着上千士卒迎面而来。
这些士卒抛下了已经脚软而且还没习惯山路的战马。
用关山的钢刀钢盾和质量奇佳的明光甲迎接气喘吁吁的吴王渡。
没有多做寒暄,就如饿虎扑食般扑向同样气喘吁吁正在辛苦爬山的铁浮屠。
不再冲锋的骑兵,就算是龙骑也是待宰羔羊。
这是洛国主写在兵书里的一句话。
钢刀砍不破铁浮屠的马甲,但灵巧的士卒却能俯下身子一刀砍断只漏出一小截的马脚。
虎贲卫的军士面对落马的铁浮屠依然打不开铁罐头。
但这些同样没带钝器的铁浮屠,遇上换上钢制甲片的明光甲也无可奈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月夜龙骑漫关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月夜龙骑漫关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