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首页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明锦衣 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废物王爷:开局娶第一白富美 家父汉武帝!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我夺舍了隋炀帝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全文阅读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txt下载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06章 朱标视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标巡抚湖广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但朱标人却一直没有去藩司衙门报到,藩司衙门的大小事务实际上还是由副使打理。

事实上朱标并没有去藩司衙门,而是径直去了新化,这朱标也是个耿直之人,做事知道轻重,朱元璋要他给李翰林恩惠,笼络人心,他便将拉拢李翰林作为此行的主要任务。

朱标这个人虽然后来死的早,但在大明也绝对是个人物,为了他朱元璋可是煞费苦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是嫡长子,按照当时的祖制,朱标绝对是大明江山的第一继承人。

龙凤元年(1355年),朱标出生在商人陈迪家中,虽说当时的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帐下的一个将领,但朱元璋却没有轻视朱标的教育,自己就是农民出生,吃的就是没有文化的亏,那是的朱元璋已经小有职权,在教育这件事情上他可没亏待朱标。

朱标六岁之时,朱元璋便找来了当时的大儒宋濂来给朱标讲授学业,也正是朱标自小接受的都是最佳的儒家文化,所以跟日后朱元璋的思想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朱标没有一点朱元璋那种暴躁的性格,取而代之的是温厚和宽容,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朱元璋愈发喜欢长子朱标。

龙凤十年,朱元璋进入应天府后,根据大臣们的建议朱元璋便在这应天府自立为吴王,被寄予厚望的长子朱标也自然做了吴王的世子。

在朱标十三岁之时朱元璋让其回家祭祖,在祭祖前曾这样告诫朱标:

古代之君之所以贤德,就是因为知晓百姓的疾苦从而在位期间勤俭持国,你生而富贵,长年生活于安乐的环境中,这次外出要沿途浏览观察民间疾苦,体恤民情,回到家乡后要认真访老,这样你就知道我创业有多不容易。

此番话更像是老一辈君王在交代新一代君王如何管理国家,可见朱元璋是真的认定了朱标,要知道此时的朱标年仅十三岁。

不过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对他的期望,在回去的路上谨记朱元璋的教诲,这也导致朱标在做上皇太子后依旧去各地巡察百信是否安居乐业。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朱标顺势从世子改封为皇太子,整个过程中无一异议,可见朱标不仅得朱元璋的欢喜,更得大臣们的信任。

为了将朱标打造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朱元璋在给太子选择班底上可谓煞费苦心,最终选出了一套豪华阵容来辅佐朱标的政事和军事。

左丞相李善长是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是太子少傅,常遇春则是太子少保,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教导过朱标,比如说杨宪、冯胜、汤和、刘基等,要知道这些人可是大明的半壁江山,可见朱元璋对朱标器重到哪种地步。

在朱元璋和一众文人的指导下,朱标虽是生活在富贵的环境中但却没有学一点纨绔子弟的坏习惯,在学习上虚心求学,在为人上慈善且殷勤。

朱标的其他弟弟之间多有争端,每次都是朱标出面给他们做和事佬,于是朱标在一众兄弟间的人缘也是最好的,没有人敢违抗他。

朝堂之上虽说朱元璋是其父亲,但每当朱元璋有不好之处朱标都会指出,但有一次宋濂因为牵扯到了胡惟庸案要被杀头,还是朱标出面拦下了朱元璋的举动,以太子身份阻拦皇帝,这事放到历史上都真没几个太子能做到。

在护犊子第一的朱元璋的保护之下,在清理了大明众多有威胁的大功臣的情况之下,只要朱标不出意外,他将是大明最好的皇帝,除了少了那么一点残暴。

进入县衙,太子亲兵鸣锣开道,铜锣都是四人齐抬,示意四海升平,太子龙榻是八人齐抬,示意八方安定。

对一个普通的县城来说,有些人活了一辈子都难见到这样的礼仪,若非王室成员中地位至尊者,谁能受得起这样的礼仪。

当然,朱标本不想大礼入县,若不是冯胜和随行太监再三劝谏,他断断不会如此高调,用他的话说:多做事,少扰民。

这边太子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新化县城,可李翰林还在天水村教土匪如何做人,由于天水村之事甚至隐秘,县衙无人知道他的去向,但李翰林临走之时还是甩了一句话:

“若有人前来问起本官去向,你便说去乡间视察去了便是!”

不多时,全县百姓都知道是太子前来,纷纷跪下齐呼: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从新化的牌坊一直到县衙,这句话就一直没断过,朱标一脸的难看,责怪随从太监和冯胜道:

“扰民了,扰民了.....就是传个圣旨,弄出这样一个排场.....”

冯胜这个老臣和随行太监脸上虽然写着尴尬,但心中却是敬佩,大明能有这样的太子,实在是大明之福,百姓之福。

来到县衙,刘新发早就已经率全县所有官员和胥吏在县衙大门外跪等,见朱标下了龙榻,刘新发慌忙带领众人齐呼: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你是新化县令李翰林?”

太子朱标也没见过李翰林,但看这些官员的品级,刘新发显然是最高的,不是说李翰林是七品县令吗?可衣服上的补子.....

刘新发不敢抬头,诚惶诚恐,立马解释道:

“启禀太子殿下,小人乃是新化县丞,县令李大人下乡视察晚稻去了.....还望太子殿下恕罪!”

“视察晚稻!李翰林果然是忧国忧民的好官啊!这么热的天,竟然不辞辛苦,特地下乡,本宫要重赏,重赏!”

从南京到新化,朱标也是一路视察,眼下正是晚稻下苗之际,县令下乡视察晚稻工作绝对是亲民行为。

喜欢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人行,必有我妻焉 乡村荒唐往事 董事长和秘书的邂逅 玄幻:别人辛苦修炼,我直接无敌 快穿之炮灰得偿所愿 某科学的佐天泪子 位面商店,欢迎来到末日公寓 重生80靠赶山狩猎实现财富自由 灌篮高手:开局对战流川枫 逍遥四公子 刀镇山河,从巡捕司开始崛起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四合院之系统逼我当反派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深圳工厂情缘 帝域 我是县委书记 重生2002我的大学时代 我,黑暗迪迦,开局沉睡三千万年 护短族长,族中量产气运之子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赘婿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红楼发家致富史 父可敌国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大唐混子 大唐之超级商城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天天勾栏听曲,成镇国驸马了? 大明之宝箱系统 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割鹿记 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 非洲创业实录 
最近更新强国,从清末开始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 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 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 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txt下载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