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淡墨青衫

首页 >> 大明1617 >> 大明1617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大雪满风刀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三百五十七章 补课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刘国缙不动声色的道:“你说说具体的总数,还有细帐是不是都对好了?”

“细帐都对好了,就算户部的帐花子查也不会有错漏。 ”李国宾疲惫的道:“不过在下要向各位提个醒,帐没问题,不代表人没问题,户部和兵部的小吏都是祖传的活计,帐就算没问题,一样能查出问题来……”

“这个我们明白。”姚宗文道:“老李你继续说。”

“京运,三百六十五万二千二百一十七两。”李国宾清清喉咙,大声道:“广宁,一百一十三万三千二百八十二两。宁远镇,一百七十二万八千九百七十五两。蓟镇,二十四万两。密云,二十六万一千二百四十四两。永平,十七万八千八百三十一两。天津仓,九万九千五百四十四两,通粮厅,六千六百一十八两,京运折色运过银,四千零七十三两。第二大项,海运,共六十二万九千八百二十四两。召买,四万五千两。动用杂项及兑发京边共开销省直银,八十万八千二百四十两。总计:五百一十三万五千一百八十一两。”

李国宾说话时,李平胡的喉咙滚动,眼中似乎有银光闪烁着。

刘国缙莫名微笑,时不时的从容抚须,姚宗文也有点掌不住的模样,不过他比李平胡要沉稳很多,姚宗文的募兵—之事已经定局,他很快要赴辽东做这事,预计募集二万人左右,朝廷批给他二十万两银,这笔银现在还没有着落,估计是从广宁蓟镇密云永平各镇的拨银中各扣几万两来凑,朝廷对姚宗文的募辽东守辽土特别有兴趣,批银子也很大方,姚宗文打算拿出几万来分给辽镇上下,自己落个十来万,拿出一两万来募几千人撑撑场面,待几个月或半年后再把人解散了事。

“老李,”刘国缙道:“户部预算案收入部,说说看。”

“好。”李国宾揉揉眉心,说道:“诸省府州县田亩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九千六百五十三两,杂项,九十六万八千八百五十三两,盐课,九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五两,关税,二十七万一千两,额外杂项,六十四万零七十八两。其中,生员优免四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三两,督抚军饷巡按公费十五万零六百两,南京户部事例银二万两,南京工部芦课银一万四千四百八十五两,赣州府河桥税一万八千两,南京五城典税银二千二百一十两……共计,八百三十八万二千六百九十四两正。”

“好,好,好。”

刘国缙连说数声好,在座几人都是红光满面。

姚宗文笑道:“国家岁入大增,纵有辽事用银亦可支应的过来,甚好,看谁还说我们东林党不擅理财,不能治国,只会纸上谈兵。”

刘国缙道:“日后辽饷开支浩繁,可能还要增赋,不过,那也是以后的事了,暂且这几年内,光是这收入也足够了。”

这算预算案是天启二年,比起万历早年二百万左右的收入增长了六百余万一年,这其中最大的增收当然是田赋增收,然后就是杂项增收,也就是商税征收的力度和幅度都增大了很多。

天启年间的征税力度确实很大,民间的压力也很大,这导致在崇祯早年时放缓征收,减免了不少赋税,后来成为东林党的罪状之一。

其实从天启到崇祯年间,征收杂税和商税贴补国用是朝野的共识,魏忠贤没有后人说的那样有能耐和伟大,征税力度加大是东林党在天启四年之前就开始了,天启四年后魏忠贤维持了高额税赋的同时也加大了浪费,中枢开支巨大,光是修陵和给自己修生祠就浪费了太多钱财,到崇祯早期不得不减赋,但后来农民起义加女真两边夹击,崇祯不得已又多次加赋,不仅是田赋增加,其实商税杂项收入到崇祯四年和天启年间已经相差不多,只有细微的差别,不过明朝对地方的管控失调,关税收入始终有限,大量的好处落在勋贵太监和文官加富商手里,并没有把东南的富裕利用起来,可惜可叹。

“这事不是定局。”刘国缙道:“老李,你们要千万保密。”

“这是自然。”李国宾肃容道:“这是何等大事,我岂敢出去胡说八道?”

“很好。”刘国缙满意地道:“日后你有事再来,老夫帮的上的,总会设法相助。”

“多谢老大人。”李国宾两手搭起来,长揖下去。

……

李国宾回家后已经是过了二更,墙角的自鸣钟快指向十一点,他洗了洗脚就匆忙睡下,感觉精神上无比疲惫。

这一觉却没有睡好,一直发梦,清晨时李国宾醒了过来,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昨天的事。

李国宾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出身也很富裕,不贵,但富。但自小他就见过很多穷人,京师里穷人很多,一个一百五十万人口左右的大都市,在当时的整个天下都是独一份,这个城市里当然有无数的富贵人,最富贵的住在紫禁城里,然后是东城西城住着勋贵和官员们,也有富人依坊而居,再下来就是住北城或南城的平民,再下来就是那些最底层的贫民,他们多半是店铺的伙计,城南的农民,卖力气活的,帮闲打杂的,这些人很少有储蓄,经常吃上顿没下顿,但好歹会有一个家,一家老小团在一起过活。最惨的就是那些经常跑到京城来的流民,天下很大,不过流民多半来自北方,遇到北虏入侵的兵灾,地震,旱灾,水涝,北方各处一遇到灾害,京城里就会有大股的流民,拖家带口,有老有小,李国宾有一次看到一家人挤在屋檐下,冬天时天空落着小雨,屋檐下的青石板都湿漉漉的,这家人挤在一起瑟瑟发抖,但后来他们就走了,天时又好了,他们又回家种地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1617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1617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
站内强推十天一天赋,成为吸血鬼的我太BUG了 主播万人迷,榜一大哥争着宠 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魔族女帝 官场之绝对权力 玄鉴仙族 玄幻:长生神子,何须妹骨证道! 申公豹传承 逍遥四公子 长跑八年,婚礼现场她奔向白月光 表姑娘要出嫁,禁欲世子急红眼 红楼大当家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董事长和秘书的邂逅 绝世天命大反派 怪谈入侵:她靠隐藏规则杀疯了 末世调教,绝美女神变奴隶 我在异世封神 四合如意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神算真千金,全豪门跪下喊祖宗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赘婿 唐人的餐桌 红楼之挽天倾 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逍遥四公子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红楼发家致富史 北宋穿越指南 寒门崛起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父可敌国 一品布衣 
最近更新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水浒后传:九纹龙史进之龙腾天下 镇国世子爷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汉吏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明末之我若为王 学名张好古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