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错!正如文若先生所说,邺城之中的确发生了一件私事;只是此私事能够左右袁绍决断倒是有些出乎郭嘉此前之意料。”
“出乎意料之私事?能够左右袁绍决断之私除却一直紧随身旁的幼子袁尚,还能是何人能有此奇效?”
“若是荀彧所想不差,想来于邺城之中出事的是自淮南北上投靠了青州刺史的袁谭的袁公路吧?此事能左右袁太尉决断确实令人意外。”
听闻郭嘉之言周瑜微微沉思片刻后除了袁尚之外并无其他人选,而荀彧则是与郭嘉对视后缓缓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得知荀彧所说后周瑜双目略显惊讶之意,随后便望见郭嘉轻轻点头。
“不错,邺城病逝之人正是汝南袁氏的袁术袁公路!”
司隶长安之中,王修自潼关接到邺城书信后便亲自前往长安将书信交给袁谭;手握书信的袁谭缓缓坐回原位之中,而其身旁的王修则是接过书信仔细观阅起来。
“公路叔父于袁谭离开之际尚于邺城之中纳妾,自归入邺城后常与父亲相伴而出入邺城之中;于某日忽然向父亲请愿欲居住于邺城内,并娶两妻而住……此刻居然病逝于邺城之中,想来定是因为此事所以父亲下定决心率军南下。”
“主公无需担忧,太尉既率军而至那么我司隶自当率军相助以破中牟之地;一旦两面施压中牟那么许都定然分兵而助之,且待许都势弱我大军便可奇袭解救天子迎回邺城之中。”
“叔治所说极是!如今显甫并未完全康复而父亲却亲自率军南下,此刻父亲身边定是需要有人照料;叔治以为此刻袁谭亲自率军与父亲汇合常伴其身侧如何?”
听闻王修之言袁谭立即便欲率军前往中牟会军并打算常伴袁绍身侧,而王修却以为袁谭不应亲自率军前往更不应该此刻趁袁尚不在而常伴袁绍左右;虽说袁绍此刻因为袁术之死而愤然南下,但其多疑之性又怎会轻易改变呢?
此刻袁谭刻意所为反倒会让袁绍以为其心中另有所想,因此王修仔细思虑后向袁谭行礼道:
“主公,如今太尉虽说因为公路先生病逝而决定亲率大军南下;但决断易改其性难!所言王修以为此刻主公应当更加用心驻守司隶防止安东、安西两位将军为患太尉身后以避免两面夹击之势,恪守之势远比亲力而为来的更具诚意;想来这般太尉定会明白主公心中所想……”
“好了!叔治不必多言,我袁谭既为人子怎忍心父亲亲率大军奔波受苦而自己独守城池之中呢?若是父亲不满、军心不悦便让其说去吧!我袁谭只知此刻父亲需要有人陪伴身侧罢了!”
与王修所想完全不同,袁谭以为此刻袁术病逝而袁尚又不能追随其左右;袁熙又前往了并州与高干驻守其中,唯得自己身临司隶距离袁绍最近;若是自己不亲自率军前往反而因守城之事而弃袁绍不顾,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自己。
“既是主公之决断,王修自当从之!只是主公此行能否让王修……”
“叔治若随袁谭前往,那司隶之中袁谭又能交与何人呢?袁谭将佩剑、印绶尽归叔治之手,望叔治能够替袁谭驻守长安时刻关注右扶风及凉州之事;且父亲麾下出谋决策之人繁多,若袁谭率先生而至反倒有些无礼不是?”
“如此王修明白了!望主公能够小心行事,决断之时若太尉询问当择其中听之言相告最为合适。”
袁谭闻言毫不在意的向王修挥了挥手并将腰间佩剑以及印绶交给王修,随后便去准备率军前往中牟之事;接过印绶后王修望着着急前往的袁谭轻叹几声后将心思收回欲替袁谭守好长安。
“州牧大人当真要书信送往邺城劝说袁绍退兵议和么?此间两家早已水火不容,哪怕是州牧大人强行参与其中亦难解其中缘由。”
“此事备心中岂能不知,不过哪怕是仅存一丝希望那么备便不能置之不理;若是能劝说太尉让出兖州三地想来事情尚有缓解之余地。”
刘备听闻贾诩之言心中自然是明白袁绍与曹操如今算是完全敌对的关系了,而自己如今虽说受天子召命而来但终归是与曹操联军抵御袁绍;因此袁绍能听自己劝说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尚有一线希望刘备便不愿轻易放弃。
听完刘备所说贾诩亦是不再开口相劝让其放弃,但是贾诩心中却是不自觉间对刘备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对比此前心中所想之人好似又更加倾向眼前的刘备。
“主公!霖虎传来冀州最新的消息,河北大军有了动向;好似率军南下欲进攻中牟之地。”
刘备正准备找霖虎让其帮忙将书信送往冀州之时,黄叙却手持霖虎派人送来的讯息进入营帐之中;闻言的刘备急忙起身走向黄叙,而贾诩则是静静的将目光放置在地形图所标识的邺城之上;沉思之际刘备将黄叙手中讯息递至贾诩身前,轻轻接过后贾诩便仔细观阅了起来。
“如今袁太尉已经率军南下,想来备此封书信已经毫无用处了吧……只希望二弟与子龙之事能够顺利进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