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宫中开始筹备中秋佳节的各项事宜。这日,云昭在德妃、淑妃等几位高位妃嫔的陪同下,于御花园的澄瑞亭品茗闲谈,偶尔过问一下节庆安排的进度。苏璃作为御前才人,按制随侍,立于云昭身侧稍后的位置,姿态恭谨,一如其他侍立的宫人。
亭内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淑妃王氏今日打扮得格外明艳,她抿了口茶,笑着对云昭说:“陛下,眼看中秋将至,各宫份例、赏赐宗亲的节礼,都需提前备办。按往年的旧例,光是采买锦缎、宫花、香药等物,内帑便是一大笔开销呢。”她说着,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垂首侍立的苏璃,语气带着几分娇嗔和试探,“臣妾近日却听闻,内府库那边似乎…有些周转不及?莫非是陛下近来节俭,削减了用度?若是短了什么,臣妾等俭省些倒无妨,只是怕赏赐出去,失了皇家体面,让人笑话。”
她这话看似关心用度,实则是拐弯抹角地打听皇帝对苏璃这个新晋“才人”的态度,以及内府库近期的动向。毕竟,一个常被召至御书房的才人,在淑妃看来,唯一的可能便是狐媚惑主,吹了枕边风,影响了皇帝的决策。
(苏璃内心OS:*果然来了。在她眼里,我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吹枕边风了。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云昭如何听不出淑妃的弦外之音,他面色平淡,并未直接回答,反而将问题轻飘飘地抛了回去:“哦?淑妃觉得,何处可能失了体面?”
淑妃见云昭接话,心中一喜,忙道:“臣妾愚见,譬如赏赐宗室命妇的绸缎,若用料、花色不如往年,难免让人揣测宫中是否…嗯,是否拮据。”她刻意停顿,暗示苏璃可能从中作梗或皇帝因她而减少了后宫开支。
苏璃依旧低眉顺眼,仿佛讨论的事情与她无关。但心中冷笑,淑妃这招指桑骂槐,手段并不高明。然而,她此刻的身份,确实没有资格参与这种讨论,更不能主动辩解。
就在这时,苏璃感到怀中那枚贴身佩戴的玉佩,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温热感。这感觉转瞬即逝,却让她心神莫名一定,仿佛被注入了一丝冷静的力量。她发现,这玉佩似乎在她面临无形压力或需要隐藏情绪时,能帮助她更好地控制自身状态。
(苏璃内心OS:*这玉佩,越来越像我的‘镇定剂’了。*)
云昭的目光掠过苏璃,见她依旧沉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端起茶杯,轻描淡写地说道:“皇家体面,在于赏罚分明,在于江山稳固,而非徒耗金银。内府库用度,朕自有分寸。淑妃多虑了。”
他这话,既未承认削减用度,也未否认,更未将苏璃牵扯进来,却隐隐透露出对淑妃只关注表面光鲜的不满。
淑妃碰了个软钉子,脸上有些挂不住,却不敢再深究。德妃适时地岔开话题,说起了中秋宴饮的节目安排,气氛才重新缓和下来。
然而,淑妃心中对苏璃的忌惮和怨恨却更深了。在她看来,皇帝如此维护,定是这苏璃使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她决意要继续盯着,总能抓到把柄。
查验贡品环节,内侍呈上一盘珠宝首饰供皇帝和妃嫔过目。其中一支翡翠步摇,通体碧绿,雕工精湛,十分夺目。淑妃看得眼热,正想借机讨要。
却见云昭随手拿起那支步摇,端详片刻,竟直接递给了身旁的苏璃:“苏才人近日侍奉笔墨辛苦,这步摇,赏你了。”
此举出乎所有人意料!区区一个才人,竟在德妃、淑妃面前得此厚赏?虽说是“侍奉笔墨”之功,但这理由在妃嫔们听来,无异于掩耳盗铃。
苏璃也是一怔,随即恭敬接过:“谢陛下赏赐。”她心中雪亮,这赏赐绝非仅仅因为“侍奉笔墨”,而是云昭对她的一种无声的肯定和安抚,更是做给淑妃看的——他的人,不容轻易质疑。
云昭目光扫过脸色僵硬的淑妃,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好东西,也要赏给识货的人才是。”
这话听在淑妃耳中,刺耳无比!仿佛在讽刺她只识珠宝外表,却不识苏璃这个“金镶玉”的价值(虽然云昭本意并非如此,但淑妃会这样理解)。
淑妃强忍着怒火,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她更加确信,苏璃必定是用了极其高明的手段迷惑了圣心。
苏璃握着那支冰凉的步摇,感受着怀中玉佩已然平复的温润。她明白,云昭在用他的方式保护她,将她的“特殊”限定在御书房那一方天地内,对外则用帝王恩宠来掩盖。这固然是一种保护,但也将她彻底推向了后宫争斗的漩涡中心。
(苏璃内心OS:*云昭,你享受这男权至上的游戏规则,将我视为你需要保护的附属品…却不知,我想要的,从来不是依附。不过现在…暂且如此吧。*)
她抬眼,望向亭外被宫墙分割的天空。此刻的风光,是云昭赋予的。而云昭之后呢?这份基于帝王个人意志的“特殊”,能持续多久?她必须为自己谋划更坚实的立足之本。金笼雀鸣,她这只雀,羽翼未丰,尚需隐忍,但终有一日,她要鸣唱出自己的声音,飞出这看似华丽的金笼。而此刻的赏赐与暗涌,都为她未来的道路,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喜欢昭璃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昭璃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