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将军殉国的噩耗传来时,沈清鸢正在靖安侯府的暖阁中整理北境送来的家书。信纸尚带着墨香,字里行间是妹妹沈清晏对家国的赤诚与对亲人的牵挂,可门外传来的急报,却如一盆冰水浇灭了满室暖意。
“老将军……力战殉国,遗体已由亲兵护送回京,暂厝于城郊忠勇祠。”传信的侍卫声音哽咽,额上冷汗涔涔,不敢直视沈清鸢骤然失色的面容。
沈清鸢手中的家书飘然落地,指尖冰凉得没有一丝温度。林叔叔,那个从小看着她们姐妹长大、北境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铁血将军,那个在她父亲蒙冤时暗中相助、在她初入京城时提点护佑的长辈,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她想起最后一次见林老将军,是在他奉旨出征前夜,老人身着银甲,目光如炬,拍着她的肩说:“清鸢,京中暗流涌动,你且护住侯府,护住自己,待我北境凯旋,再与你父亲共商国事。”
可如今,凯旋成了泡影,忠魂长眠北疆。沈清鸢扶着桌沿,强忍着喉间的哽咽,泪水却不受控制地模糊了视线。她清楚地知道,林老将军的死绝非偶然。北境战事虽烈,却不至于让一位身经百战、深谙兵法的老将陷入绝境,背后必然有看不见的黑手在推波助澜——那隐藏在宫廷深处、与二皇子、柔妃勾结,甚至牵扯内务府与工部兵器监的庞大势力,为了扫清障碍,竟不惜通敌卖国,牺牲一位忠良老将的性命。
悲痛如潮水般淹没了她,却并未将她击垮。沈清鸢抹去眼泪,眼底的脆弱瞬间被坚韧取代。她明白,林老将军的殉国,是一记沉重的丧钟,敲醒了她对现实的认知。靖安侯府虽有百年根基,府中旧部与眼线遍布京城,但这些力量分散零散,如同散沙,面对盘根错节、潜伏极深的敌人,根本不堪一击。想要自保,想要为林老将军报仇,想要为远在北境浴血奋战的妹妹提供坚实后盾,她必须构建一张更严密、更高效、根系更深的情报网络——一张能渗透市井朝堂、洞察人心鬼蜮,既能防御暗箭,又能主动出击的无形之网。
京城乃天子脚下,寸土寸金,权贵云集,街巷之间遍布各方眼线,稍有异动便可能引人注意。沈清鸢深知,情报中枢若设在城中,无异于将把柄送于他人手中。反复斟酌后,她将目光投向了京郊——那里远离核心城区,管制相对松散,人员流动复杂,既有农庄田舍的淳朴遮掩,又紧邻通往各州府的官道,交通便利,便于信息传递与人员往来。
要建立这样一处中枢,资金是首要难题。侯府明面账目受宗族与户部监管,动用大额款项极易引人注目。沈清鸢想起母亲临终前交给她的紫檀木匣,里面不仅有价值连城的珠宝玉石,还有一本记录着隐秘田产与银号的账本——那是母亲当年的嫁妆私蓄,从未计入侯府公产,是她最后的底气。除此之外,父亲生前曾与几位江湖义士、前朝旧部有过交情,这些人感念靖安侯的恩义,多年来一直暗中相助,此次得知沈清鸢的计划后,又匿名馈赠了一笔不菲的银两。
靠着这笔隐秘资金,沈清鸢暗中托人出面,在京郊通往青州、并州、北境的三岔官道旁,买下了一处占地十余亩的农庄。这处农庄地势偏僻,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既隐蔽又便于警戒。表面上,农庄依旧维持着原貌,雇了几位家世清白、无牵无挂的本地农户打理田地,种植瓜果蔬菜,偶尔将收成运往城中售卖,与寻常农庄别无二致,足以骗过往来的官差与窥探的耳目。
但在农庄深处的菜窖之下,一场秘密的营建正在悄然进行。沈清鸢请来了当年为父亲修建密室的工匠后人,以重金相聘,要求他们在三个月内挖出三间彼此连通却又可独立封闭的密室,并修建三条通往山林与河道的通风暗道,确保即便遭遇围剿,也能从容脱身。工匠们技艺精湛,行事隐秘,白日里装作耕作的农户,夜间则借着月光与灯笼劳作,硬生生在地下挖出了一片天地。
密室建成后,沈清鸢亲自带人将大量物资运入其中:一箱箱熔铸好的金银元宝,作为情报网络的运转资金;一沓沓加盖了伪造印章的空白路引与身份文牒,方便手下人员往来各地;数十套精心制作的易容工具,从假发、面皮到衣物鞋袜,一应俱全;还有加密用的暗码本、传递消息的飞鸽、用于夜间联络的信号弹与烟火,以及特制的密写药水与纸张。
这里,成为了沈清鸢情报网络的无声中枢。每日清晨,来自各方的情报会通过隐秘渠道送达此处,由专门负责分拣的亲信筛选归类;白日里,几位精通文书、善于分析的幕僚会在此解读加密信息,梳理线索,绘制关系图谱,判断局势走向;夜幕降临后,新的指令会被加密处理,通过飞鸽、信使等不同方式,传递到京城内外的各个据点。整个中枢运转无声,却如人体的心脏一般,源源不断地为情报网络输送着血液与动力。
情报的获取与传递,离不开遍布市井的触角。沈清鸢明白,最安全的掩护便是融入日常,让情报据点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她精心挑选了三个不同行业、覆盖不同阶层的据点,如同三颗棋子,落子京城各处,彼此独立,却又都与京郊中枢暗通款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