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识的渴求,如同干旱已久的土地期盼甘霖,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和具体。沈清辞清醒地认识到,空有野心而无与之匹配的认知,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她需要武装自己的头脑,需要真正理解那个她意图涉足的、属于铁血与权谋的世界。
她的第一个目标,自然而然地锁定了侯府的书房。靖安侯沈巍并非以文采武略着称,但侯府世代勋爵,积累颇丰,书房中藏书甚杂,或许就藏有她梦寐以求的钥匙。
然而,书房重地,岂容她一个庶女随意进出?那里是父亲处理政务、接见幕僚、存放紧要文书之所,戒备虽不森严,却自有一套无形的规矩。更何况,一个闺阁少女,突然对兵书战策、舆地山河表现出浓厚兴趣,无异于自曝其短,惹人生疑。
她必须有一个无可指摘的理由。
一连数日,她都在思索这个“敲门砖”。终于,一个迂回而周全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型。
这日,她携着一本翻旧的《诗经》,去寻沈清鸢。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与向往,语气软糯而诚恳:“长姐,我近来读诗,有些愚钝之处,想请教长姐。”
沈清鸢正核对账目,闻言抬头,笑道:“哦?我们三妹妹如今愈发进益了,竟研究起诗来了?且说说看。”
沈清辞翻开书页,指尖点在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上,轻声细语:“这句诗,先生只说是征人思归,感时伤怀。可我总在想,这征人从军,去的是何方?为何去时杨柳依依,归时却雨雪霏霏?两地气候差异如此之大,其间关山阻隔,又是何等光景?…妹妹见识浅薄,只困于这后院方寸之地,对着文字,终究隔了一层朦胧,难以真切体会诗中之境,心中甚是遗憾。”
她微微叹息,眼中流露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随即又像是想起什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我恍惚记得,父亲书房中,似乎收藏有一些记述各地山川地理、风物人情的杂书游记…长姐,你说,若我能翻阅一二,知晓些四方风物,是否再读这些诗文章句时,便能多几分真切体会?或许…日后协助长姐打理事务,看账算粮,知晓各地物产差价,也能有些微助益?”
她巧妙地将求知欲包装成了对诗文更深层次的理解渴望,最后还不忘扯上“助理家”这面大旗,显得既风雅又实用。
沈清鸢果然受用,觉得这个妹妹越发懂事上进,且心思细腻,能想到帮衬自己。她爽快应承:“我当是什么难事!这点小事,包在长姐身上。读书明理是好事,父亲定然也会赞同。”
有了沈清鸢的担保,沈清辞终于拿到了通往宝藏的通行令。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第一次光明正大地踏入了书房的外间藏书阁。
这里书香弥漫,架阁林立,与她想象中的威严不同,反而透着一种沉寂的厚重感。她先是依计行事,精心挑选了几本《九州风物志》、《南行游记》、《山河札记》之类的书籍作为掩护,抱在怀中。然后,她才状似无意地在高大的书架间慢慢踱步,目光如同最精密的 scanner,飞快地掠过一排排书脊。
灰尘的气息混杂着陈旧墨香。她搜寻得极其耐心,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从医药农工到志怪杂谈…终于,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底层书架几乎贴近地面的地方,她发现了目标!
几本明显被遗忘许久的兵书,书脊破损,蒙着厚厚的灰尘——《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甚至还有一本页面泛黄、边角残缺的《武经总要》!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血液奔涌的声音在耳中轰鸣。她迅速蹲下身,几乎是屏住呼吸,将那几本“宝贝”抽了出来,毫不犹豫地将其夹藏在那几本游记杂书之中,紧紧抱在胸前,仿佛抱着举世无双的珍宝,又仿佛抱着足以焚身的烈焰。
回到栖身的小院,她将游记坦然置于案头,而将那几本兵书小心翼翼地藏于枕下。自此,每当夜深人静,碧儿在外间沉沉入睡,她便悄无声息地起身,点亮一盏小小的油灯,用布稍稍遮掩光线,然后如饥似渴地潜入那片金戈铁马、纵横捭阖的世界。
《孙子兵法》十三篇,字字珠玑。“兵者,诡道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些凝聚着古老智慧的军事哲学,让她震撼不已,仿佛一位无形的军师在她耳边低语,为她揭开战争最核心的奥秘——权谋与欺诈。
《吴子》论将、料敌、治兵,强调“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让她明白军事绝非孤立的存在,它与政治、民心息息相关。
《司马法》中蕴含的“仁本”思想,虽略显迂阔,却也让她窥见古代军礼的脉络。
而那本残缺的《武经总要》,则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里面不仅有阵法操练,更有详尽的兵器图样(弓弩、刀枪、甲胄)、庞大的攻城器械(云梯、巢车、投石机)、甚至还有战场急救与防疫的方略!她仿佛亲眼看到了冷兵器时代战争的真实面貌:它是如此残酷血腥,却又如此复杂精密,充满了机械的力量感与人类智慧的极致运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