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送出后,一连几日,侯府风平浪静,仿佛那封突如其来的信从未出现过。
沈清辞表面如常,内心却并非毫无波澜。
她时而觉得萧景珩或许只是一时兴起,试探无果后便失了兴趣;时而又觉得,以那男人的心性,绝不会如此轻易罢手。
这种等待未知的感觉,竟比应对后宅明枪暗箭更让她感到一种微妙的紧绷。
这是一种对等博弈的预感,而非单方面的承受。
果然,五日后,依旧是初雪,依旧是那副欲言又止的好奇模样,将一封同款式的青檀信笺送到了沈清辞面前。
“小姐,还是那位萧公子……”
沈清辞的心跳漏了一拍,面上却不动声色地接过:“下去吧。”
待初雪退下,她迅速拆开信。
这一次,萧景珩的字迹似乎少了几分最初的客套疏离,多了几分挥洒自如,笔锋间透露出主人的兴致盎然。
“沈小姐雅鉴:惠书奉悉,见解精妙,引据得当,令人叹服。‘磁石引针’之喻,生动奇巧,虽为臆测,亦开茅塞。小姐所言《海外奇谈录》,不知是何版本?在下竟未曾听闻,颇感惭愧,望小姐得暇时略述一二,以飨好奇。”
看到这里,沈清辞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果然,他对她虚构的信息来源产生了兴趣。
很好,这意味着他上钩了,但她也需小心编织,不能露出太大破绽。
信的后半部分,话题却陡然一转,语气也凝重了几分:
“近日读史,见前朝覆灭之因,众说纷纭。或曰宦官干政,或曰党争误国,或曰天灾连连。然在下私以为,根由或在‘土地兼并,流民百万,国库空虚,军政废弛’。纵观历代衰亡,几无跳出此窠臼者。然知易行难,积重难返。冒昧请教小姐,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若处当下,当何以解此困局?唐突之问,小姐姑妄听之,若有高见,盼不吝赐教。景珩再拜。”
沈清辞看完,眸光微凝。
这个问题,远比上一次的学术探讨更加敏感,直指王朝统治的核心难题——
土地与农民问题。这绝非一个闺阁女子应该讨论,甚至不应该去思考的话题!
萧景珩的试探升级了。
他不再满足于探究她知识的边界,开始试探她对社会、对政治的看法和见识。
他想看看,她那“慧心独具”之下,是否藏着更惊人的、超越性别限制的视野。
警惕心再次飙升。
这个问题回答得好,或许能真正引起他的重视;但若回答得过于惊世骇俗或偏离这个时代的认知太远,风险极大。
然而,与此同时,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感也在她胸中涌动。
作为曾经的“铁骨铮铮”,他虽然偏激,但对社会问题本就有着强烈的批判和表达欲。
穿越以来,她被迫压抑这种本能,困于后宅琐碎。
此刻,萧景珩却主动将一个如此宏大的议题送到她面前,邀请她发表见解!
这是一种智识上的诱惑。
她既想利用这个机会,展现自己的价值,吸引这个潜在盟友的注意,也想真正地,畅快淋漓地“说”点什么。
她在房中踱步,脑中飞速思考。如何既能展现见解,又不至于太过骇人?
她不能提什么“土地革命”、“公有制”,那是自寻死路。
她需要在这个时代的框架内,提出一些看似“改良”、实则蕴含更先进思路的建议。
良久,她再次走到书案前,铺纸研墨。
首先,她谦逊地表示“小女子鄙见,安敢妄议朝政”,但出于对公子垂询的尊重,姑且“略陈管见,聊博一哂”。
对于土地兼并,她并未直接否定土地私有,而是引用孟子“仁政必自经界始”的观点,强调“清丈田亩,核实赋税”的重要性。
提出可尝试“限田”和“抑制土地投献”,并提及可探索“屯田”以安置部分流民。
对于流民问题,她提出“以工代赈”的思路,而非单纯发放救济。
同时强调“轻徭薄赋”、“鼓励垦荒”。
对于国库空虚,她谨慎地提到“开源节流”。
节流即削减不必要的皇室和官僚开支。开源则提出“改良税制,扩大税基”,甚至胆大地模糊提及“海外贸易或有巨利可图”。
最后,她总结道,这一切皆需“上有明君,下有清吏”,否则再好的策略也是空谈。
并将问题轻轻抛回:“然知易行难,积重难返,公子所言极是。不知公子于《山河舆图志》中,可曾见得海外诸国应对此类困局之奇策?”
她再次将超前的观点包装在古圣先贤的言论和模糊的“海外见闻”之中,既展现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又给自己留足了余地。
同时,不忘继续试探萧景珩那本“孤本”的虚实。
信写好后,她再次通过柳嬷嬷,用同样的方式送了出去。
这一次,等待回信的时间更短。
三日后,萧景珩的回信便到了。字数不多,却足以让沈清辞心惊。
“沈小姐大才!所言切中时弊,诸多见解,发人所未发,尤其‘以工代赈’、‘海外贸易’二策,虽实施艰难,却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深感触动。小姐诚乃……景珩平生仅见之奇女子。《山河舆图志》所载,远不及小姐胸中韬略万一。冒昧之处,万望海涵。日后若有疑难,恐还需叨扰清听,望勿推拒。景珩顿首。”
字里行间,那种探究和试探依旧存在,但已掩不住浓厚的惊奇、赞赏,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推崇?
沈清辞握着信纸,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态度明显的变化。
她成功了。她成功地引起了这位神秘权贵的极大兴趣,初步展示了自己的价值。
但与此同时,她也将自己置于了更明亮的聚光灯下。
萧景珩的赞赏,意味着他看到了她远超常人的价值,也意味着……
他可能会更加想知道,这价值的源头究竟何在。
警惕与利用,好奇与防备,这两种情绪在她心中交织得更加紧密。
一种基于智识的、跨越阶级和性别界限的吸引力,已在这隐秘的书信往来中悄然滋生,如同暗夜里悄然绽放的花,美丽,却也可能带刺。
她知道,这场危险的试探性游戏,她已经入局,并且,无法轻易抽身了。
喜欢望凝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望凝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