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缠绵,直到午后才渐渐歇止。天空仍是灰蒙蒙的,湿冷的空气钻进骨缝里,让人忍不住想缩起脖子。
凌越的值房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几人心头的凝重。
赵铭先回来了,带回了周墨的口信。老仵作那边进展依旧缓慢,但那毒物的诡异特性已确认了几分——绝非中土常见之物,性极躁烈,微量即可损及心脉,若经口鼻吸入,确有可能导致神智昏聩、狂躁易怒。至于是否与那“水鬼盐”有关,周墨不敢妄断,只说若有机会取得实物,或可一比。
紧接着,秦虎也带着一身水汽和河边的腥气回来了。他脸色不太好看,屏退了左右,才压低声音禀报:
“大人,打听过了。陌生的快船没听说,但生面孔确实有。”秦虎目光锐利,“约莫一个多月前,有一伙北边来的客商,盘下了下游临河镇一个废弃的货栈,说是要做皮货生意,却少见他们出货,倒是常有些膀大腰圆、不像买卖人的汉子进出,口音像是蓟镇、辽东那边的。”
蓟镇、辽东!凌越的心猛地一沉。军伍之气,北方口音!这与王砚之前打探到的信息对上了!
“继续说。”
“漕帮内部近来也不太平。”秦虎眉头拧成了疙瘩,“帮主‘浪里蛟’李龙王年纪大了,底下几个堂主为了明年推举新帮主的事儿,明争暗斗得厉害。尤其是管着老鹳咀到黑石滩这一段水路的‘翻江鲨’蒋坤,和管着码头仓廪的‘铁算盘’钱贵,斗得最凶。蒋坤埋怨钱贵调度不力,总把难走的航道、破旧的船给他;钱贵则说蒋坤手下人手脚不干净,损耗总是超标。”
凌越指尖轻轻点着桌面,漕帮内斗,外部神秘势力介入……这潭水,果然深得很。
“那‘水鬼盐’呢?”
“这个最邪门!”秦虎压低了嗓门,仿佛怕隔墙有耳,“问了好几个老河工,都摇头说没亲眼见过,但都听过这名字。说是前朝末年闹倭寇的时候,有倭寇用过一种毒烟,撒出来白茫茫像盐粉,沾上皮肉就烂,吸进去就发疯自残,官军吃了大亏。后来倭寇平了,这东西也就没了影儿。都传说……是倭寇里的妖人用海里的毒物炼的‘妖盐’。”
倭寇?妖盐?凌越的眉头越皱越紧。时间跨度如此之大,地域从北方边镇到东南沿海,线索纷乱如麻,却又隐隐透着某种诡异的联系。那北方客商,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提供这种“妖盐”的人?
“你那些漕帮的朋友,可靠吗?能否引荐一二?”凌越问道。
秦虎略一迟疑,重重点头:“有个过命的兄弟,叫刘老四,在黑石滩那边做个小小的漕丁头目,为人最是耿直讲义气,对蒋坤、钱贵那套早就看不惯了。大人若要打听消息,找他准没错。只是……漕帮规矩大,排外得很,生面孔很难取信他们。”
凌越沉吟片刻,心中已有计较。他看向王砚:“王先生,卷宗查阅得如何?”
王砚连忙回道:“回大人,粗略看了近半年的漕运记录,损耗确有异常增多,多集中在蒋坤负责的险要河段。但账面上做得还算干净,多以‘风浪损失’、‘触礁沉没’上报。只是这频率……未免太高了些。另外,下官发现,几次出事船只运载的,似乎都是同一批来自湖广的粮赋。”
湖广的粮赋……凌越记下了这个细节。
“郑大人予我便宜行事之权。”凌越站起身,目光扫过眼前几人,“此案蹊跷,牵涉甚广,明察恐难有进展。我意已决,微服潜入漕帮,从内部查起。”
“大人,不可!”赵铭第一个惊呼出来,“那太危险了!漕帮龙蛇混杂,万一……”
“没有万一。”凌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唯有亲身入局,方能看清棋路。秦虎,你与我同去,充作我的表兄,我们是北地来的木材商人,听闻漕运利厚,想寻门路投些本钱,结交豪杰。赵铭,你留在衙中,与王先生互为照应,若有急事,可通过郑大人寻我。”
他又看向秦虎:“让你那兄弟刘老四代为引荐,我们就从那位与蒋坤不对付的‘铁算盘’钱贵入手。或许,能有所收获。”
秦虎见凌越心意已决,抱拳道:“卑职遵命!这就去安排联络刘老四!”
一个时辰后,两匹驽马驮着凌越和秦虎,出了省城东门,沿着泥泞的官道,向下游的漕运重镇——临河镇行去。
凌越换上了一身半新不旧的靛蓝棉袍,外罩挡风的羊皮坎肩,头戴瓜皮小帽,脸上还特意被秦虎抹了些灰尘,遮掩那份与生俱来的书卷气和官威。秦虎则是一身短打劲装,外罩蓑衣,腰挎短刀,活脱脱一个走南闯北的护院武师模样。
马蹄嘚嘚,踏碎路上的积水。冷风扑面,凌越却感觉体内的血液微微发热。这种深入虎穴的冒险,让他找回了几分在现代时带队执行危险任务的感觉。
“大人……呃,表弟,”秦虎改了口,低声道,“待会儿见了漕帮的人,您尽量少说话,多看多听。江湖人粗鄙,规矩多,眼色也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