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舌已悄然来到大理寺的牢狱深处。
当他看见那满面愁容、低垂着头坐在牢房中的李世民时,
忍不住长叹一声——此番,李世民真是被自己属下的行径连累至此。
他轻轻敲了敲牢房门,清脆的声响在静谧的牢狱中回荡。
李世民听到动静,抬起了头,当看清门外之人正是无舌,立刻激动地站起身来,
急切地问道:“无舌,是不是父皇已经查明真相,要放我出去了?”
无舌凝视着眼前的秦王,心中百感交集。
这也是他从稚嫩时期看着成长起来的,即便后来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渐渐疏远,但那份深厚的情感始终未曾消减。
他语调温和却夹杂几分沉重地说道:“秦王殿下,事情已经查明,
证据确凿,确实是长孙无忌一手策划,并无您的指使。”
听闻此话,李世民心中的巨石稍稍落地,然而他眉间的忧虑却未完全散去,
立刻追问道:“长孙无忌为何要如此行事?究竟因何起了杀心?”
无舌闻言,摇了摇头,叹息道:“殿下,正是因为之前楚王殿下到您府上时,
与长孙无忌的几句言谈,才激起了他的杀机。
那一言一语或许无心,然而却在长孙无忌的心中埋下了阴谋的种子。”
李世民听后不禁怔住。
他不曾想到,那个向来以深沉心机着称的长孙无忌,竟会因一时冲动而犯下如此大错。
他顿了片刻,声音略显低沉却不失冷静地问道:“那父皇打算如何处置长孙无忌?”
无舌眼中一抹复杂的神色一闪而过,直言道:“秦王殿下,长孙无忌所犯之罪,
其情节之严重,已是满朝皆知。按照律法,他难逃灭族之祸。”
李世民听罢,整个人如遭雷击,脚下一软,缓缓坐回了草席之上。
他神色复杂,眉宇间流露出一丝不忍。
尽管他明白,长孙无忌的结局已是咎由自取,但那份过往的情谊依旧让他心生唏嘘。
无舌见状,心中也不免感慨,却终究不忍久扰,轻声说道:
“秦王殿下,皇后陛下有令,因您御下不严,需留在此处反省一个月,以儆效尤。”
李世民沉默不语,只静坐于草席之上,目光凝滞,
似在思索,又似在感怀,牢房内的气氛顿时沉寂如水,难掩几分悲凉。
就在此时,牢门突然被大力推开,一名狱卒匆忙跑进来,跪地急道:
“秦王殿下,不好了,长孙无忌在刑讯中突然暴毙!”
李世民猛地站起,眼中满是震惊:“怎么会如此突然?”
无舌眉头紧皱,沉思片刻道:“此事蹊跷,恐有隐情。”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定要彻查此事,我倒要看看背后究竟是谁在作祟。”
无舌领命而去,李世民则在牢房中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
他明白,长孙无忌之死绝不会这么简单,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一个月的反省期,他不仅要反思自己御下不严之过,更要在这看似平静的牢狱之中,
探寻那暗流涌动的真相,以保自己及身边人的安危,
也为朝堂的稳定,揪出那只在暗处操控一切的黑手。
长孙无忌的死,毫无疑问是李元狰所为。
这一切证据确凿,罪名已定,留着他已无意义。
而李元狰更是担心长孙无忌在刑罚之下吐露不该说的话,将矛头引向自己。
因此,他决意不再手软。
此刻的宫中,长孙无忌之死并未掀起波澜。
李渊淡然地未抬头,只是挥手对无舌命道:“死就死了,他早该如此。
其余的交由你办,带禁军去彻底执行,将长孙家满门抹杀!
既然他看重长孙家,那朕就让他死都死得不安宁!”无舌听令后迅速领命而去。
就这样,长孙无忌的死只有李世民还惦念着,没有任何其它任何动静。
接下来,长安城内风云骤变。
无舌带领禁军直奔长孙府,毫不理会东宫派驻在府外的守卫,径直闯入府内。
他一声令下,身后的禁卫迅速行动,将府中与长孙无忌相关之人一一押出。
同时,另一路人马直指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府邸。
高士廉面对禁军的突然造访,怒不可遏。
他目光炯炯,质问道:“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我身为朝廷重臣,竟敢无凭无据闯入我府上抓人,你们未免太过猖狂!”
禁军首领敬君弘面色沉稳,语气不急不缓地答道:
“高大人,您并未犯事,但您的外甥长孙无忌罪责难逃,
殃及您是无妄之灾。还请您随我走一趟。”
高士廉听罢,顿时激动起来,一把抓住敬君弘的胳膊,急声质问:
“无忌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竟至如此境地?”
敬君弘猛地按住高士廉的双手,冷笑道:“罪?呵呵,乃是通天之罪!
好了,跟我走吧,时候到了,你自会明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