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岁晚将装着银两的小木匣轻轻推回枕头下,她的指尖还留有银子的凉意和山参的粗糙触感。她心中明白,这点积蓄离五十两的目标还远远不够,必须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她的目光在简朴的屋内游走,最终定格在窗外那片荒废的后院角落,那里隐藏着一个被遗忘的破旧灶房。
“春桃,”她叫住正要出门倒水的丫鬟,声音中带着一丝决断,“后院那个小灶房,还能用吗?”
春桃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回答道:“回格格,灶台倒是没塌,只是久未使用,堆了些杂物。您问这个做什么?”
“我闲着也是闲着,想自己弄点吃的。”姜岁晚站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走,去看看。”
两人来到后院,灶房的破败景象映入眼帘:门板歪斜,灰尘满地,墙角蛛网密布。但灶台依旧完整,旁边是一口裂了缝的大铁锅。姜岁晚用手轻敲灶台,声音沉闷而结实。
“收拾出来能用。”她下了结论,语气坚定,“春桃,你明天去找管杂物的老张头,借些工具,我们把这里清理一下。”
春桃虽然满腹疑惑,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的两天,姜岁晚带着春桃和偶尔来帮忙的夏竹,将破灶房彻底清扫了一遍。她们修补了门窗,用黄泥糊好了灶台的裂缝,那口裂锅也勉强补好了。姜岁晚用之前攒下的钱,让春桃悄悄从府外买回了一口小铁锅、几个粗瓷碗和一把新的锅铲,还有一些油盐酱醋。
一切准备就绪,姜岁晚开始思考做什么。王府大厨房的饭菜口味单一,份例有限,很多底层仆役其实吃不饱,尤其是那些做粗重活计的。她想起了现代的外卖,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何不利用这个小灶房,做点简单实惠的吃食,卖给府里那些月钱不多又嘴馋的丫鬟小厮?赚点差价,积少成多。
做什么好呢?既要成本低、做法简单,又要味道足,能吸引人。她想到了麻辣烫。这东西汤底可以反复使用,食材灵活,有荤有素,热乎乎的一碗下肚,在微凉的天气里最是诱人。关键是,这个时代还没有辣椒普及,她可以打个信息差。
“春桃,”她找了个由头,“我这几日总觉得口中无味,身子发寒,听说有种海外传来的番椒,性热,能驱寒开胃。你下次出府,能不能帮我寻些来?再买些白糖。”
春桃记下了。过了两日,她果然偷偷带回一小包干辣椒和一小包白糖。姜岁晚如获至宝。
“格格特制麻辣烫”很快就悄无声息地开张了。姜岁晚用猪骨熬了汤底,加入辣椒、花椒和几种简单的香料,炒出红油,兑上骨汤,一锅香气扑鼻的麻辣汤底就做好了。食材主要是府里大厨房常见的边角料:豆腐泡、萝卜块、白菜帮子,偶尔有些便宜的猪肉片或下水。成本控制得极低。
定价五文钱一碗,童叟无欺。这个价格,对于月钱几两银子的主子们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月钱只有几百文甚至更少的小丫鬟、粗使仆役来说,偶尔打打牙祭还是负担得起的。姜岁晚让春桃和几个信得过的小丫鬟暗中推销,生意就这样在底层仆役圈子里慢慢传开了。
每天午后和晚上,当主子们歇下,王府渐渐安静时,后院那个不起眼的角落就会飘出诱人的香味。姜岁晚系着围裙,动作麻利地烫菜、舀汤,春桃负责收钱和望风。一碗碗滚烫的麻辣烫被悄悄端走,铜钱叮叮当当地落入一个小陶罐里。
生意比预想的还要好。不过三五日功夫,每天就能卖出六七十碗,净赚三百文左右。姜岁晚看着陶罐里越来越多的铜钱,心里踏实了不少。照这个速度,加上之前“节省”下来的份例,攒够五十两指日可待。
她甚至开始琢磨改进口味,尝试加入了白糖来平衡辣度,让汤底味道更有层次。这一改进,回头客更多了。连福晋院里两个不太起眼的小丫鬟都成了常客,每次来都夸“姜格格的汤碗”味道独特。
这天下
喜欢清安渡:四爷的现代小格格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清安渡:四爷的现代小格格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