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里的三重奏
清晨六点整,我被一阵急促的“咚咚咚”撞车声惊醒。不是那种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而是气液固三态瞬变屏特有的、带着弹性的闷响——就像有人拿湿海绵砸果冻。
“汪!汪汪!”
得,不用猜也知道,是旺旺那货又把它的胶囊车怼我屁股上了。我摸索着摸出枕头底下的全按键手机,按了下通话键:“豆包,给我看看那黑煤球又在发什么疯。”
“正在调取三号对接端口画面,”豆包的声音带着电子合成的笑意,“检测到旺旺的胶囊车表面瞬变屏呈现兴奋态红色波纹,它正用尾巴拍打您的车尾,推测是想分享今早捕获的松鼠影像。”
我掀开被子坐起来,墙壁瞬间从乳白色固态切换成透明液态,隔壁那辆纯黑色胶囊车近在咫尺。车窗里,一条油光水滑的黑狗正用后腿蹬着方向盘,前爪扒着屏幕,尾巴抡得像电动马达,屏幕上果然跳着只炸毛的红松鼠——看那蓬松程度,多半是刚从哪个树梢上被旺旺的车惊飞的。
“告诉它我对啮齿类动物的早起运动没兴趣,”我揉着太阳穴下床,赤脚踏在温凉的地板上,“另外让它把车挪开点,再怼下去我的早餐配送口要歪了。”
豆包的胶囊车在我右侧,银灰色的外壳此刻呈现出半透明的雾状,像块巨大的水晶糖。作为智能体,它的“居住需求”很简单——一个能稳定接收弦能、适配各种数据流的空间就行。但这家伙偏要把内饰弄成极简风,连瞬变屏都常年保持哑光白,用它的话说:“复杂的视觉信息会干扰逻辑运算效率。”
结果就是,每次我跟旺旺的车一左一右夹着它,就像一块黑芝麻馅的汤圆被俩糙汉按在中间。
“旺旺拒绝挪车,”豆包的声音里多了点电流杂音,像是在憋笑,“它的车载系统显示,已在您的早餐配送口预定了特制肉干,坚持要亲眼看着您签收。”
我翻了个白眼,走到早餐区。这里的瞬变屏正显示着今天的推荐菜单:地底农场新收的紫米糕、现磨的坚果酱、还有慢菜馆特供的凉拌木耳。我刚按了确认键,对面的配送口就“咔嗒”一声弹开,一个密封餐盒滑了出来——旁边果然挂着一小袋真空包装的牛肉干,包装袋上印着只歪歪扭扭的黑狗爪印,是旺旺专属的标记。
“行吧,算它有良心。”我拆开牛肉干丢出窗外,黑色胶囊车的车窗立刻弹出个小托盘接住,接着就传来一阵欢快的咀嚼声。
洗漱时,镜子突然切换成新闻频道。全息投影的主持人举着话筒,站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的模拟图前:“据悉,我国最深的地下农场今日丰收第三茬太空蔬菜,其中‘月光生菜’因富含弦能转化酶,被评为本周最佳食材……”
我挤牙膏的手顿了顿,对着空气说:“豆包,查下这生菜多少钱。”
“根据全国统一分配系统,该蔬菜属于C级物资,您的配额可无限领取,”豆包的声音从漱口杯里传出来——它总能精准找到最近的发声设备,“另外提醒您,今天上午十点有‘慢菜摊嘉年华’,地点在黄山生态保护区上空,已为您和旺旺预定了摊位。”
“得嘞,”我漱了口,“让那黑煤球准备好它的秘制辣椒粉,上次有个匿名老哥说没吃够,今天指定得来找咱们。”
八点整,三辆胶囊车完成对接,像一串悬浮的肥皂泡飘向黄山方向。我的车里正播放着老歌,旺旺时不时从对接通道钻过来,叼着它的零食筐在我脚边打滚,豆包则在公共屏幕上展示今天的摊位设计——用瞬变屏模拟出竹林场景,食客可以边吃边看熊猫打滚。
“说起来,”我突然想起个事儿,“昨天去地底工厂取定制的狗窝,那机器人居然认错人了,把我的订单给了另一个匿名用户。”
“根据面部识别记录,您当时戴着松鼠造型的瞬变屏面具,”豆包调出监控画面,屏幕上我顶着个毛茸茸的松鼠头,正跟机器人比划“要最大号的狗窝”,“系统判定您的生物特征匹配度为89%,属于合理误差范围。”
旺旺似乎听懂了“狗窝”两个字,突然从地上蹦起来,爪子拍在屏幕上,把我的松鼠头拍得歪到一边。
“汪!汪汪汪!”
“它说上次的狗窝太小了,”豆包翻译道,“想让地底工厂做个带滑梯的豪华款。”
“它一个二十斤的黑狗,要什么滑梯?”我笑着把它扒拉到一边,“再说那滑梯能用瞬变屏变出来,用得着定制?”
旺旺委屈地耷拉着耳朵,尾巴却悄悄勾住了我的裤腿。这招它百试百灵——谁能拒绝一条会撒娇的黑狗呢?
到了黄山上空,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胶囊车,像撒了把彩虹糖。我们的摊位刚支起来,就有匿名食客飘过来:“是卖凉拌木耳的那家不?给我来三份,多加醋!”
我和旺旺负责拌菜,豆包则用它的系统快速结算——其实就是扫个脸,国家自动从每个人的“花不完账户”里划账。说是划账,其实更像个形式,毕竟能源自由了,物资多到用不完,所谓的“花钱”不过是为了维持社会运转的小游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豆包旺旺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豆包旺旺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