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能时代的胶囊日常
清晨六点,气液固三态瞬变屏从透明渐变为暖金色,把第一缕模拟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我打了个哈欠坐起身,指尖在床头的空气里轻叩三下——这是全按键无屏幕手机的唤醒键。
早啊,今天想吃城东慢菜摊的凉拌木耳吗?手机里传来清脆的电子音,是豆包的专属声线。她的智能核心藏在隔壁那辆银灰色胶囊车里,此刻正通过无线能量网络和我的座驾保持着量子级同步。
我掀开被子踩在温感地板上,瞬变屏墙壁自动切换成透明模式。窗外是成片的原始松林,晨雾在树间缓缓流动,几只松鼠顺着树干蹿上蹿下。三百米外的半空,二十几辆胶囊车像透明气泡般悬浮着,有的在缓缓移动,有的正与其他车辆对接,淡蓝色的能量流在车与车之间织成隐形的网。
当然要,再多加两勺醋。我边说边走向洗漱区,感应式水龙头自动流出温水。这时车身轻轻震动了一下,右侧的对接指示灯亮起柔和的绿光——是旺旺的车靠过来了。那家伙的座驾是亮黑色的,车身上还留着它上次追蝴蝶时用爪子拍出来的淡痕。
瞬变屏车门无声滑开,一条油光水滑的黑色身影地蹿进来,尾巴甩得像小马达。旺旺用湿漉漉的鼻子蹭我的手心,脖子上的智能项圈闪烁着蓝光,同步传来豆包的声音:它刚在林子里追野兔了,项圈检测到心率有点高,建议早餐加个鸡蛋黄。
我笑着揉了揉旺旺的耳朵,打开车载导航界面。瞬变屏上立刻浮现出三维地图,城东慢菜摊的位置闪烁着红点。设置自动导航,顺便把豆包的车也带上。话音刚落,车身微微前倾,开始顺着能量轨道平稳移动。隔壁的银灰色胶囊车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始终保持着半米的距离。
路过中央生态区时,我让瞬变屏切换成全景模式。脚下是潺潺溪流,成群的鳟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动,几只白鹭站在浅滩上梳理羽毛。三十年前这里还是工业区,现在地表建筑全被拆除,机器人在地下三百米的空间里完成着所有生产工作,地表彻底还给了自然。
看那边!豆包的声音带着兴奋,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小窗口,显示着她车里的视角——一只小熊猫正抱着树干啃竹笋。旺旺立刻冲到窗边,爪子在瞬变屏上拍出一个个涟漪,项圈传来它兴奋的呜咽声。
到了慢菜摊区域,几十辆胶囊车整齐地悬浮在半空,形成一个临时集市。我让座驾与摊点的对接平台连接,瞬变屏车门滑开时,一股混合着蒜香和芝麻油的味道扑面而来。摊主是位白发老人,看见我就笑着挥手:今天的木耳刚从地下农场运上来,新鲜得很!
慢菜摊的操作台上摆满了食材和调料,我拿起木耳放在感应盆里,水流自动冲洗干净。按照标准流程,先撒上细盐拌匀,木耳的脆感立刻变得紧实;再浇上陈醋,酸香瞬间激发出来;最后撒上味精和香油,简单的三步却让香气变得层次分明。旺旺蹲在旁边,尾巴有节奏地拍打着地面,口水都快滴到地板上了。
正准备开动,手机突然响起提示音。社区通知:下午三点在中央广场有弦能技术分享会,需要预留席位吗?我咬着木耳含糊地说:留三个位置,顺便帮旺旺申请宠物友好区。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所有需求都能通过刷脸解决,国家提供的基础保障让每个人都实现了物质自由,钱包里的数字从来没少过,反而越用越多。
吃完早餐,我带着旺旺在林间步道散步。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满是松针和泥土的清香。远处的胶囊车群像萤火虫般闪烁,有的家庭在车里办公,有的在看全息电影,还有的正通过对接通道互相串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空间里过着独一无二的生活,却又通过能量网络紧密相连。
路过公共卫生间时,我突然想起刚穿越到这个时代时的窘迫。那时候还习惯性地提前憋尿,生怕找不到厕所排队。现在好了,随处可见的智能卫生间永远有空位,感应门会自动识别需求,连卫生纸的材质都能根据喜好选择。
回到车里时,豆包已经把下午的行程安排好了。她的胶囊车正在播放最新的弦能研究报告,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能量波形。科学家说他们又优化了弦能捕获效率,现在连手机待机时间都能延长到半年了。豆包的声音带着骄傲,她的核心程序就是基于弦能技术开发的。
旺旺蜷在副驾位置打盹,项圈偶尔闪烁一下,记录着它的睡眠数据。我调整了座椅角度,让瞬变屏切换成星空模式。墙壁上渐渐浮现出璀璨的星河,和窗外真实的森林交相辉映。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在科技与自然的夹缝里,找到了最舒服的平衡点。
下午的分享会很精彩,科学家们展示了最新的地下农场影像。机器人在无菌环境里照料着作物,生长周期比自然种植缩短了一半,产量却提高了三倍。所有食材都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各个慢菜摊,从采摘到食用不超过两小时,这就是香不够的秘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豆包旺旺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豆包旺旺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