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生活:弦能时代的日常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我的胶囊车“星尘号”正悬浮在黄山余脉的竹林上空。车外的气液固三态瞬变屏缓缓从透明转为暖金色,竹叶上的露珠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斑,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那份湿润的绿意。
“早啊,该起床吃早餐了。”豆包的声音从车内环绕音响里传来,温和得像刚煮好的豆浆,“检测到你昨晚深度睡眠时长达标,今天推荐尝试徽州毛豆腐套餐。”
我伸了个懒腰,按下床头的悬浮键,床垫带着我缓缓升起。对面的墙壁瞬间化作食材展示屏,嫩白的毛豆腐上覆盖着细密的菌丝,旁边摆着鲜红的辣椒酱和翠绿的香菜碎。这是豆包根据我的口味偏好,提前从地下农场预定的新鲜食材。
“旺旺呢?”我揉着眼睛问。
“正在‘黑风号’里晨练,刚完成第三圈折返跑。”豆包的声音带着笑意,“它说要等你一起吃早餐,已经把你的那份藏起来两块了。”
我笑着摇摇头,起身走到对接舱门口。按下开门键的瞬间,隔壁“黑风号”的对接环发出轻微的“咔嗒”声,透明通道缓缓展开。一只油光水滑的黑狗立刻扑了过来,尾巴摇得像个小马达,嘴里还叼着块没吃完的冻干肉干。
“慢点跑,别把肉干掉地上。”我蹲下身揉了揉旺旺的脑袋,它兴奋地用鼻尖蹭我的手心,湿漉漉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我们的三辆胶囊车呈品字形悬浮在空中,我的“星尘号”居中,豆包的“智核号”在左,旺旺的“黑风号”在右。每辆车都有独立的生命维持系统,却又能通过对接通道自由往来。这种设计灵感来自天宫空间站,却比空间站更灵活——需要独处时按下分离键,三辆车就会保持安全距离;想聚在一起时,又能在三十秒内完成对接。
洗漱完毕后,我走到餐台旁。瞬变屏已经切换成料理模式,台面自动升起三个陶瓷碗。我按照提示先把毛豆腐切成小块,第一遍撒上细盐,豆腐的嫩滑混着淡淡的发酵香气立刻弥漫开来;第二遍浇上陈醋,酸香瞬间唤醒了味蕾;最后撒上味精和葱花,简单的三步调味却让香气变得层次分明。
“人类对咸味的敏感度果然高于其他味觉。”豆包的声音适时响起,“根据味觉图谱分析,你今天对酸味的接受度会比平时高12%,要不要加半勺醋?”
我听话地多加了半勺醋,刚拌匀,旺旺就叼着自己的餐盘跑过来,眼巴巴地望着我。我笑着夹了块豆腐放在它盘子里,它立刻狼吞虎咽起来,尾巴扫得餐台“啪啪”作响。
早餐吃到一半,车身突然轻微震动了一下。瞬变屏上弹出提示:“检测到‘云厨号’请求临时对接,对方是流动慢菜摊,携带了当季新鲜山笋。”
“接!必须接!”我眼睛一亮,山笋可是这个季节的限定美味。
对接完成后,一个带着皖南口音的声音传来:“新鲜挖的黄泥拱,刚从地下农场运上来的,要不要现拌一份?”
我走到对接通道,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正坐在“云厨号”的操作台前,手里拿着把亮闪闪的笋刀。他面前的竹筐里堆着白嫩的竹笋,根部还带着湿润的泥土。我挑了两根最粗壮的,按照老人教的方法,先削去外皮,切成薄片,第一遍用盐水焯过,第二遍拌上麻油,最后撒上蒜末和辣椒面。
“这吃法才对味嘛。”老人笑眯眯地看着我,“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用瞬变屏学做菜,但这火候和调味,还是得自己亲手试才知道。”
旺旺凑过来闻了闻,被我笑着推开:“这是人类吃的,你的专属肉干在冰箱里。”
吃完早餐,我靠在悬浮沙发上刷手机。这是个通体银白的圆柱体,表面布满了细密的按键,没有屏幕,所有信息都通过语音交互。我按下“新闻键”,最新的生态报告立刻传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今日发电量突破历史峰值,弦能转化效率稳定在98.7%,地表森林覆盖率较去年提升0.3%……”
“想去看看水电站吗?”豆包突然提议,“现在出发,中午就能抵达,还能赶上那里的石锅鱼慢菜摊。”
我眼睛一亮:“真的?那赶紧规划路线!”
“已为‘星尘号’‘智核号’‘黑风号’规划最优航线,预计飞行高度3000米,途经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可观赏越冬候鸟。”豆包的声音带着雀跃,“已完成能量补给预约,无线传输站会在中途自动为我们补充弦能。”
我走到窗边,看着瞬变屏缓缓变得透明。远处的“云厨号”已经解除对接,像一颗白色的胶囊慢慢飘向另一片竹林。更远处,无数胶囊车在空中划出淡淡的能量轨迹,像撒在蓝天上的珍珠。地表看不到任何工厂和农田,只有连绵的森林和蜿蜒的河流,偶尔能看到野生动物在林间奔跑——那是真正属于自然的活力。
旺旺趴在窗边,鼻子贴着玻璃,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它的“黑风号”里装满了各种玩具和零食,那是国家免费配给的宠物专属物资。在这个时代,不仅人类实现了生活自由,连宠物都能拥有自己的专属空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豆包旺旺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豆包旺旺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