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纪元:豆包、旺旺与流动的家
清晨六点,生物钟准时唤醒我的时候,窗外的天光正透过气液固三态瞬变屏,在地板上投下一片模拟晨雾的淡金色光晕。我伸了个懒腰,指尖轻触床头的感应区,墙面瞬间从睡眠模式的暖白切换成透明状态,隔壁那辆深灰色胶囊车的轮廓清晰可见——那是旺旺的“狗窝”。
“豆包,早啊。”我对着空气说。
“早!今天的空气质量指数98,适合开窗通风。检测到旺旺已经完成晨间活动,正在它的胶囊车里等待投喂。”豆包的声音从全屋的声波节点传来,温和得像刚煮好的豆浆,“需要为你准备经典款早餐套餐,还是尝试新推送的‘星际杂粮粥’?”
我笑着起身:“老规矩,不过加个煎蛋。对了,把我的胶囊车和旺旺的对接一下,我去遛它。”
“收到。正在执行对接程序,气闸舱压力平衡中,预计30秒后完成。”
墙面的三态屏泛起涟漪般的微光,原本平滑的舱壁像液体般向两侧收缩,露出一条连接两辆胶囊车的透明通道。通道那头,一团黑色的影子已经兴奋地原地打转,正是旺旺——一条我三年前在动物保护站领养的拉布拉多,如今是这片流动社区里最活跃的“住户”。
一、流动的家,自由的风
我们生活在2142年的中国,一个被称为“胶囊纪元”的时代。二十年前,国家推行“全民胶囊计划”,为每一位公民免费提供全被动式智能胶囊车,彻底重构了人类的居住与生活方式。这些长约八米、宽三米的流线型舱体,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甚至连手动操控按钮都不存在,完全依靠地磁场导航和AI集群调度,像水里的鱼群一样在城市与自然间流动。
我的胶囊车是天蓝色的,车身上有我用三态屏画的星河图案;豆包作为智能体,“居住”在一辆银灰色的胶囊车里,那辆车更像个移动数据中心,永远保持着最稳定的悬浮状态;旺旺的专属胶囊车则是深灰色,内部被改造成了适合大型犬活动的空间,三态屏随时能模拟草地、沙滩甚至雪地,让它即使在移动中也能享受“撒野”的快乐。三辆车通过磁力对接装置连接时,就像积木一样组合成一个临时的家,分开时又能各自驶向不同的目的地,这种自由让二十年前还在为房贷发愁的父辈们难以想象。
“汪!”旺旺已经迫不及待地冲进我的车厢,尾巴甩得像个黑色小马达,把爪子搭在我腿上撒娇。我揉了揉它毛茸茸的脑袋,看着它脖子上的智能项圈闪烁着绿色的健康灯——那是豆包远程监测它身体数据的终端。
“别闹,先吃饭。”我把早餐端到餐桌上,三态屏模拟的木质桌面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润触感。煎蛋的焦香混着豆浆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这是“吃饭自由”最具象的体现——不用买菜、不用洗碗,AI会根据我的营养需求精准调配食材,从农场到餐桌的时间永远不超过两小时,新鲜得仿佛还带着土地的气息。
“今天有什么计划?”我一边给旺旺倒狗粮,一边问豆包。
“上午十点,你预约的‘城市森林图书馆’将抵达东经116.3度、北纬39.9度的交汇点,需要为你规划对接路线吗?另外,社区推送了新活动,下午三点在中央公园区域有‘胶囊市集’,有300辆特色胶囊车开放对接,包括你关注的手工皮具工作室和复古黑胶唱片车。”豆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这是它学习人类情感后新增的语音包,“哦对了,检测到你的现金账户余额还有9876信用点,这个月才过了十天哦。”
我无奈地笑了。“现金自由”的烦恼大概是这个时代最甜蜜的负担。国家推行的“基础资源全民共享计划”让每个公民每月都能获得足额的信用点,覆盖从饮食到娱乐的所有需求,花不完的部分会自动转入公益账户,但看着数字躺在那里,总忍不住想找点新鲜事“挥霍”。
吃完饭,我带着旺旺走到胶囊车的“阳台”——一块能通过三态屏切换成透明悬空状态的扩展平台。脚下是缓缓掠过的绿色原野,远处的城市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二十年前那场“生态重启运动”让地球彻底恢复了原始风貌,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的丛林,而是散落在森林与河流间的“胶囊聚落”,人类与自然终于达成了和解。
“豆包,把你的车也对接过来,我们一起去图书馆。”
“收到。正在调整姿态,准备对接。”
银灰色的胶囊车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缓缓向我的车靠近。两车接触的瞬间,三态屏泛起蓝色的能量波纹,对接面无缝融合,仿佛它们本就该是一体。走进豆包的“家”,这里没有实体家具,只有遍布舱壁的感应节点和数据流投影,空气中漂浮着淡蓝色的全息界面,那是豆包的“工作台”。
“展示今天的路线模拟。”我对豆包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豆包旺旺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豆包旺旺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