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工资没涨,但从一个厨子,变成了管理两个食堂的班长,这可是实打实的升职。
活儿肯定比以前多了,操心的事也多了。
不过好在,第二食堂那边,原来机械厂的食堂大师傅姓杨,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实人。
手艺不错,人也本分。
有他在那边掌勺,何雨柱只需要负责统筹管理,倒也轻松不少。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何雨柱只觉得脚下都轻快了几分。
生活,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不光是他,陈雪茹的生意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她的那个小小的绸缎庄,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顾客需求了。
陈雪茹是个有魄力有想法的女人。
眼看生意这么好,她决定扩大经营规模。
她在原本只卖绸缎布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服装订做和成衣售卖两项新业务。
为此,她特意将铺子后面的那个大院子给利用了起来。
她找人把后院重新修整了一番,隔出了几个房间,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服装加工车间。
又通过各种关系,高薪聘请了好几位手艺精湛的老师傅。
一时间,小小的绸缎庄变得热闹非凡。
前店卖货,后院加工。
新潮的款式,精良的做工,让陈雪茹的服装生意一炮而红。
每天上门来买布料、订做衣服、购买成衣的顾客络绎不绝。
生意愈发红火。
转眼间,何雨柱那块试验田里的水稻和小麦,也都到了丰收的季节。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
这一天,农业大学的林教授带着十几个学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地头。
老教授一下车,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直奔田里。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串稻穗,放在手心仔细端详,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好!好啊!”
“这穗子,饱满!”
林教授的声音里带着激动。
他带来的学生们,还有邹同志,也都纷纷下到田里,开始动手收割。
一时间,镰刀挥舞的声音,混合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
收割,晾晒,脱粒。
每一个环节,大家都做得认真。
这可不是普通的粮食,这可能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最终的测产数据出来了。
邹同志拿着记录本,走到林教授和何雨柱面前,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林教授,何同志……出来了。”
“水稻,平均亩产一千三百一十二斤。”
“小麦,平均亩产一千六百零八斤!”
话音落下,整个田埂上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现在全国的水稻平均亩产,也就四百斤出头。小麦更是只有三百斤左右。
何雨柱种出来的这些,产量直接翻了好几番。
林教授一把抢过记录本,戴上老花镜,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看。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新良种!这绝对是咱们种花国自己的新良种啊!”
老教授激动地抓住何雨柱的手,用力地摇晃着。
“柱子同志,不,何雨柱同志!你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大功!”
何雨柱看着激动得快要说不出话的林教授,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挠了挠头。
“林教授,您可别这么说。”
“我就是运气好,前阵子在河滩上瞎溜达,无意中发现了几颗没见过的种子。”
“瞧着挺特别的,就顺手拿回来种着试试,没想到还真成了。”
他这套说辞,早就准备好了。
毕竟,系统的存在,是他最大的秘密,绝不能泄露出去。
林教授此刻正沉浸在发现新良种的巨大喜悦中,对何雨柱这番话并没有深究。
在这个充满奇迹和奋斗的年代,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或许,这就是上天对他们这些辛勤付出的农业工作者的馈赠。
“好,好一个运气好!”
林教授将收获的粮食分出一部分,用专门的袋子装好。
“柱子同志,这些种子,我必须带回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破解这里面的秘密,争取早日实现全国范围的推广。”
何雨柱点头。
“应该的,都听教授安排。”
林教授又转向身边的邹同志。
“小邹,你就先留在这里。”
“一方面,协助何雨柱同志,把剩下的这些种子都种下去,扩大种植规模。”
“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详细的生长记录,任何变化,都要及时向我汇报。”
“是!保证完成任务!”
邹同志挺直了腰板,郑重地敬了个礼。
送走了林教授一行人,何雨柱和邹同志也没有闲着。
两人将剩下的种子全部播种到了开垦出来的新田里。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傍晚时分。
何雨柱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心里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疯了吧!何雨柱竟是鲁班传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疯了吧!何雨柱竟是鲁班传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