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远离城的第三日,归叶城的天空依旧澄澈,秋高气爽,市集依旧喧闹。
然而,一种难以言喻的细微紧张感,却如同水底暗流,开始在某些角落悄然涌动。
墨尘如常开了医馆的门板,清扫擦拭,将一味味药材分门别类放入古旧的药柜抽屉。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一切看似与往日并无不同。
约莫巳时,医馆外传来一阵略显杂沓的脚步声,随即,三个身影出现在了门口,挡住了部分光线。
为首一人,身着藏青色绸缎长衫,面皮白净,三缕长须打理得一丝不苟,正是归叶城县衙的孙师爷。
他身后跟着两名按着腰刀、神色肃穆的衙役。
“墨先生,叨扰了。”孙师爷迈步进来,脸上堆起惯常的客气笑容,拱了拱手。
墨尘放下手中的药戥子,起身还礼,神色平和:“孙师爷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他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分毫,这位县衙的智囊人物,等闲不会亲至他这小小医馆。
“指教不敢当,”孙师爷笑容可掬,目光却在医馆内看似随意地扫了一圈,“今日前来,非为公事,乃是有些……嗯,民间流传的异闻奇症,久闻墨先生见识广博,医术通玄,特来请教一二,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师爷过誉了,墨某不过略通岐黄,混口饭吃罢了,师爷有何疑问,但讲无妨,墨某若知晓,定当知无不言。”
墨尘引孙师爷到一旁坐下,亲自斟上一杯清茶。
孙师爷接过茶杯,并未饮用,而是压低了几分声音,道:“墨先生可曾听闻,约莫十年前,城西黑风岭深处,曾有一桩旧事?当时有一猎户,深入山林数日,归来后便神智昏聩,力大无穷却畏光惧水,状若疯魔,不过旬日便暴毙而亡,当时皆传其是撞了邪祟,或是中了山间恶瘴。”
墨尘心中雪亮,这症状描述,绝非寻常病症,倒极像是低阶修士被精纯阴煞之气侵体,或是修炼某些霸道邪门功法走火入魔后的表象。
凡人不知其中关窍,自然归结于鬼神瘴气。
他面上适当地露出回忆与思索之色,沉吟片刻,方缓缓道:“师爷所言旧案,墨某亦略有耳闻,依《内经》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类骤发癫狂、体魄异变之症,多因外邪骤侵,扰动神明,闭塞经络所致。”
“山岚瘴气,种类繁多,或有奇毒者,确能损人神智,激发生机于一时,实则透支本源。”
他语气平稳,引经据典,完全立足于凡人医道的范畴:“若按当时情境,或可以‘清心镇惊、辟秽化瘀’之法尝试挽救,如选用牛黄、珍珠粉、朱砂、镇心安神,辅以藿香、佩兰、苍术等化浊辟秽,再佐以丹参、赤芍等活血通络……”
“然,此仅为后人推演,当时若未能及时对症,延误时机,便是华佗再世,恐也难回天了。”
他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显示了医术上的见解,又将原因完全归结于凡人可理解的“瘴气”与“治疗不及时”。
孙师爷仔细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又被笑容掩盖:“先生高见,令人茅塞顿开,看来确是如此,山野之间,凶险莫测啊。”
他话锋随即一转,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不瞒先生,近几日,衙门接到几起乡民上报,皆言黑风岭深处,入夜后偶见异光闪烁,非星非月,其色难辨,有时还伴有低沉的闷雷之声,非是天雷,倒似从地底传来。”
“附近村落,甚至有井水莫名浑浊、家畜夜间惊惶不安之象,县尊大人忧心,此非寻常,或是地龙翻身之兆,又或是……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在作祟,故命我等四处查访,听听如先生这般见多识广之人的见解。”
他目光紧盯着墨尘,带着审视的意味:“先生游历四方,阅历丰富,可知晓这类‘异象’,通常预示何物?或是……何种‘东西’,可能引动?”
“异光”、“闷雷”、“地脉微动”、“井水浑浊”……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在墨尘心中立刻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这绝非地龙翻身的前兆,更像是修士在冲击大境界关隘。
他暗中思索莫非与柳明远有关系?
之前论道中柳明远提及过,筑基巅峰尝试凝结金丹时,自身灵力与天地灵气剧烈交感、引动地脉所产生的种种外显异象!
柳明远的外出地点,十有八九就在那黑风岭某处人迹罕至、可能蕴含灵脉节点的隐秘之地!
他面上恰到好处地露出几分惊讶与凝重,仿佛也被这异象所动,沉思良久,才缓缓摇头道:“天地之威,玄奥难测,此类异象,墨某亦未曾亲见,依古籍所载,地脉变动或有微光、地鸣,但多与地形改易相伴。”
“至于井水浑浊、牲畜不安,或与地底暗流扰动有关,然,确凿缘由,非亲眼探查、详加推演不可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凡俗隐仙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凡俗隐仙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