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地势险峻,人迹罕至。
墨尘凭借着灵视对细微灵气的感知,以及王守拙那模糊的指点,在崎岖湿滑的崖壁石缝间一点点搜寻。
整整一天,他几乎翻遍了每一处可能背阴潮湿的角落,直到日落西山,终于在一处极其隐蔽的渗水石缝中,找到了三株叶片细如银针、在昏暗光线下隐隐散发着微弱绿光的奇异小草!
其形态特征,与《残丹录》中残留的只言片语极为相似!
他小心翼翼地将三株“引灵草”连根带土挖出,用玉盒盛放,心中激动难以言喻。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丁字寒松苑,刚接近自己的小屋,墨尘脚步便是一顿。
只见小屋门前,立着两名气度不凡的年轻修士,一男一女,皆身着代表内门弟子身份的月白云纹袍服,正静静等候。
墨尘心中一凛,立刻上前,依足礼数拱手:“外门弟子墨尘,见过两位师叔。”
内外有别,礼不可废。
那男弟子面容俊朗,气质温和,笑道:“墨师弟不必多礼。我乃赤阳峰门下赵琰,这位是柳箐师妹。奉师尊赤阳真人之命,特来接引师弟前往内门,遴选洞府。”
墨尘这才恍然想起飞舟上之事,连忙道:“有劳两位师叔久候,弟子这就收拾。”
其实他身无长物,不过几件衣物和随身物品,很快便收拾停当。
随着赵琰二人离开丁字苑,乘坐宗门的仙鹤代步,飞向内门群山。
一路上,赵琰态度随和,简单介绍了内门各峰的情况以及选择洞府的注意事项。柳箐则话不多,神情略显清冷,但目光扫过墨尘时,也带着一丝淡淡的好奇。
一个刚入内门的记名弟子,竟劳动师尊亲自点名派人接引,倒是少见。
在内门执事堂办理完手续,墨尘根据赵琰的建议,选择了一处位于赤阳峰侧翼、相对僻静、但地火灵气尚算稳定的山谷作为洞府所在。
此地距离其他内门弟子的洞府较远,正合他意。
赵琰二人将洞府令牌交予墨尘,又叮嘱了几句内门规矩,便告辞复命去了。
送走二人,墨尘望着眼前光秃秃的石壁,深吸一口气,按照执事堂领取的《辟府纲要》,运转灵力,开始开辟洞府。
开凿石室、平整地面、布置简单的禁制…这一切对他而言并不算太难,凡俗时锤炼的武艺对身体掌控极佳,灵力运用也愈发纯熟。
忙活了数个时辰,一个简陋却功能齐全的洞府初步成型:一间修炼静室,一间起居室,还有一小间预备用作丹房的石室。他瘫坐在地上,望着这完全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心中涌起一股难得的踏实感。
忽然,他想起一事,猛地坐起。
从储物袋中取出那得自秘境古洞府的几面玄黑色三角阵旗,以及那本《九曜星锁阵枢要》。
此阵虽残缺,且以他目前修为根本无法驱动其万一威能,但根据枢要记载,仅布下这几面残旗,也能形成一个简单的预警和防护屏障,足以抵挡筑基初期修士的神念探查和随手一击。
他按照枢要指示,小心翼翼地将五面阵旗插入洞府五个隐秘方位。
旗子落位瞬间,一股微弱却沉稳的空间波动一闪而逝,整个洞府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膜笼罩,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模糊起来。
墨尘站在洞口,感受着这微妙的变化,心中稍安。
一切准备就绪。
他回到静室,盘膝坐下,心念一动,再次进入了小白瓶内的空间。
药田中的灵药长势良好,生机勃勃,远超外界。
他径直走到石屋中的石桌前,将记录有《清秽培元丹》残方的玉简放在那本《太虚工造·炼秘》旁边。
如同上次一样,书册再次光华流转,新的字迹浮现而出!
不仅补全了“引灵草”的用法用量,更是将整个丹方优化提升,详细列出了炼制步骤、火候掌控以及注意事项。
但墨尘看着这丹方,眉头却并未舒展。
这丹方主要是针对清除葛洪夺舍留下的元神污染和经脉浊气,对他那“本源受浊气阻滞”的先天体质,虽有益处,却难根除。
这小白瓶神秘莫测,既能补全丹方,能否…
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
他取出葛洪储物袋中那枚记载着其夺舍秘术——《噬元炼神诀》的黑色玉简,将其与记录自身体质情况的玉简一同放在了石桌上。
《太虚工造·炼秘》骤然爆发出璀璨的光芒!书页疯狂翻动,最终停滞。
只见在《清秽培元丹》丹方的下方,一段全新的、更加复杂玄奥的金色文字缓缓浮现,标题赫然是——《三元筑基灵蜕丹方》!
丹方详细阐明,需以《清秽培元丹》为先导,涤荡旧秽;再以此新丹为继,利用筑基时天地灵气灌体的契机,引动金、木、水三元灵根之力,配合药力,强行冲垮体内淤塞的先天浊气壁垒,实现“破而后立”!
所需主药,正是他千辛万苦寻来的冰魄玉髓、星辰砂、地心火莲子莲衣!而药引,正是那新寻得的引灵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凡俗隐仙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凡俗隐仙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