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小路蜿蜒,将墨尘的身影拉长,投在初秋微黄的草甸上。
脚下是凡尘的泥土,心中却装着仙路的星图。
他步履沉稳,每一步落下都带着炼气三层修士特有的轻捷与力量感。
苍山的青翠莽林已被抛在身后,眼前是起伏渐缓的丘陵,点缀着零星的田埂和疏落的村落。
《东胜神洲仙踪拾遗录》中的简略舆图在脑海中铺开,葛洪信函上“云梦大泽”的字眼如同指路明灯。
此去东南,何止千里。
墨尘心中并无太多焦躁,反而有种踏实的笃定。路,就在脚下,一步步丈量便是。
第一站,河阳城。
三日后,墨尘站在一处高坡上,望见了这座依水而建的城池轮廓。
高大的青灰色城墙在夕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宽阔的运河绕城而过,码头上帆樯林立,人声隐隐传来,透着凡俗特有的喧嚣与活力。
城门口行人商旅络绎不绝,守城兵丁懒散地检查着货物。
墨尘紧了紧背后的行囊,收敛起周身因灵力运转而自然散逸的微弱气息(《敛息术》已愈发纯熟),让自己看起来与寻常赶路的健壮青年无异。
他随着人流走向城门。
“路引!”守城的兵卒伸着懒腰,斜睨着墨尘。
墨尘微微一顿。
路引?他流落苍山已久,早不知丢在何处。正思索如何应对,却见前面一个挑着柴担的老汉,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熟练地塞进兵卒手里,赔着笑脸道:“军爷辛苦,小老儿进城卖点柴火糊口…”
兵卒掂了掂铜钱,哼了一声,挥手放行。
墨尘心下了然。
他摸了摸怀里所剩不多的铜钱——多是之前在城隍庙做工攒下的——也学着那老汉,不动声色地将几枚铜钱递了过去。
兵卒瞥了他一眼,见他衣着普通,风尘仆仆,不像有油水的样子,也懒得细查,随意挥了挥手:“进去吧!安分点!”
墨尘顺利入城。
扑面而来的,是混杂着汗味、食物香气、牲畜气味、以及运河河腥气的复杂味道。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声浪。
习惯了山中清寂的墨尘,耳中瞬间被这凡俗的嘈杂灌满,炼气期带来的敏锐五感,此刻竟成了小小的负担。
他能清晰地分辨出隔壁面摊上食客吸溜面条的声音,能听到远处布庄里伙计夸耀布匹的每一个字眼,甚至能捕捉到街角两个泼皮压低声音的窃窃私语……无数信息碎片涌来,让他微微蹙眉,下意识地运转《敛息术》,将听觉的敏锐度稍稍压制。
他在城中寻了间最便宜的脚店住下。房间狭小昏暗,被褥带着霉味。墨尘并不在意,盘膝坐在硬板床上,一边运转《引气诀》恢复赶路的消耗,一边默默观察着这座凡俗城池的脉搏。
他需要补充干粮,更需要打探前往东南方向更便捷的道路。
接下来的几日,墨尘如同一个真正的旅人,他在茶馆角落听着商贾谈论行市,在码头询问船工水路的去向,在米铺买粮时旁敲侧击。
炼气期的五感让他捕捉信息的能力远超常人,很快便勾勒出更清晰的路径:出河阳,沿官道东南行,经临川、栖霞两座大城,再折向西南,过几处险要关隘,方能抵达云梦大泽外围。
他购置了更耐储存的硬面饼和肉干,又买了个结实的水囊。
临行前,在城中一家不起眼的药铺,他按照《丹道拾遗》的模糊记忆,询问了几味最基础、也最可能出现在凡俗药铺的药材(如年份稍久的黄精、野山参须),试图为将来可能的炼丹积累一点微末资本,可惜收获寥寥。
十日后,墨尘的身影消失在河阳城东的官道上。
官道宽阔,车马渐多。
墨尘依旧靠着一双脚力,但速度远非昔日凡人可比。
灵力在双腿经脉中流转,让他步履如飞,耐力悠长,日行两三百里亦不觉十分疲惫。他避开官道上热闹的驿站集镇,多在野外寻地露宿,夜间则勤修不辍。
半月后,临川城在望。
此城比河阳更显粗犷,城外遍布矿坑窑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和煤烟味。城郭依山而建,地势险要。
墨尘依旧如法炮制,用铜钱开路入城。
临川城的秩序似乎更显混乱,街头巷尾常能看到持械的豪奴与神色紧张的平民。墨尘不欲多事,补充完给养,打探了栖霞城的方向后,便匆匆离去。
离开临川,官道渐渐深入丘陵地带。山势渐高,林木葱郁。
又行了约莫二十日,前方道路分岔。一条继续向东南,通往栖霞城;另一条则折向西南,地图上标注通往一个叫“青木镇”的地方。
根据打探的消息,去往云梦大泽,需在栖霞城再次转向西南,而青木镇似乎是西南方向一个重要的中转点,据说常有采药客和行商聚集。
墨尘略作沉吟,选择了直接前往青木镇的小路。栖霞城是大城,盘查恐更严密,不如绕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凡俗隐仙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凡俗隐仙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