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于寂灭沼泽逆斩幽泉教尊的消息,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其产生的冲击波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在极短时间内彻底搅动了整个天下的局势。这则消息已不再是简单的江湖传闻,而是演变成了一场席卷朝野、牵动各方神经的风暴核心。原本在“净世教”高压恐怖政策下显得压抑、观望、乃至暗中分裂的各方势力,被这石破天惊、近乎神话般的战绩强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变数与期待。而作为此事件间接推动者与重要见证者的龙虎山天师府一行人,在玄诚子道长、赵乾、阿蛮等人的拼死护送下,跋山涉水,历经重重险阻,终于抵达嵩山少林寺,更是将这股风暴的中心,无可避免地引向了这座象征着武林正道脊梁的千年古刹。
嵩山少室山,层林尽染秋色,往日庄严肃穆的佛门圣地,此刻却笼罩在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殊氛围之中。从山门处的“天下第一名刹”牌坊开始,一路直至寺内核心区域,随处可见神色凝重、步履匆匆的知客僧、武僧以及来自各地、服饰各异的江湖人物。山门前宽阔的广场上,车马络绎不绝,各色旌旗迎风招展,代表着不同门派、世家的徽记在阳光下闪耀。江湖豪客们三五成群,或低声交谈,或警惕地打量四周,人声鼎沸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激动与隐忧。少林寺显然已做出了重大的决断,不再仅仅闭门清修,而是要敞开山门,以此禅宗祖庭为中枢,汇聚天下正道之力,共商应对“净世教”这空前浩劫的大计。
天下武林大会的举办地点,设于少林寺最具象征意义、也最为宏大的场所——可容纳数千人之众的巨型“演武场”兼“弘法广场”。此刻,广场四周已搭建起临时观礼台,以容纳各方豪杰。正北面,一座以青石垒砌、高出地面丈许的法坛之上,设着数个明黄色的蒲团,乃是此次大会的主席之位,为少林方丈证道大师与诸派魁首所设。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按照亲疏远近、门派声望,大致分区域站立或就坐,虽略显杂乱,却自有一股无形的秩序。到场的人物,可谓群英荟萃,龙蛇混杂,几乎囊括了当前中原武林所有叫得上名号的正道势力,其规模与规格,堪称数十年来之最。
左侧观礼区域,气氛尤为引人注目。以龙虎山天师府玄诚子道长为首,身后跟随着伤势未愈、面色略显苍白却眼神坚毅如铁的赵乾、阿蛮,以及少数几名历经血战幸存下来的精锐弟子。张彪因伤势过重,仍在寺内禅房由精通医道的少林高僧悉心救治。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坠星崖”惨案的亲历者血泪证词与部分缴获的“幽冥铁”矿石、邪异符文等实物证据,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那个如今已震动天下、如日中天的名字——陈骏!玄诚子道长虽道袍染尘,面容带着伤后的疲惫与风霜,但眼神清澈睿智,举止从容淡定,不断有各派掌门、宿老上前致意问候,目光中充满了对龙虎山牺牲的敬佩、对陈骏近况的探询,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对那位能逆斩教尊的年轻强者的深深敬畏。玄诚子应对得体,将有关于陈骏独引强敌、为同盟撤退争取宝贵时间的壮举,以及根据种种迹象推断其可能于绝境中突破并创下惊世战绩的分析,有选择性地告知可信之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陈骏在天下正道中的威望与核心地位。
右侧及中央区域的观礼台,则显得更为复杂,势力盘根错节。有代表朝廷态度、身着官服、面色凝重、举止谨慎含蓄的钦天监官员与兵部特使,他们更多地是从社稷安稳、地方秩序的角度审视此事;有来自江南武林世家、漕帮残余势力(由伤势稍轻的赵乾代为联络周旋)的代表,他们与“净世教”有着血海深仇,情绪最为激烈,要求立刻采取报复行动;有崆峒、点苍、青城等道家门派的掌教或实权长老,神色严肃,相互间低声交谈,显然在权衡利弊;有华山、昆仑等剑派高手,人人气息凌厉,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带着剑修特有的锐气;甚至还有一些亦正亦邪、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独行大侠、隐世宗门的高手,也被这关乎天下气运的惊天变局吸引而来,或冷眼旁观,或暗中审视。在人群中,苏文清亦赫然在列,他凭借苏家在士林清流中的影响力与自身的才智谋略,周旋于各派之间,尤其是与朝廷官员和一些世家代表接触频繁,试图为抗魔大业串联起更广泛的支持与资源。
整个广场的气氛,看似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实则暗流汹涌,各方心思各异。有对“净世教”累累血债的切齿痛恨与复仇渴望,有对陈骏惊人战绩的震惊、追捧与将其视为救星的期盼,有对联合抗敌、共渡时艰的迫切期待,但同样不乏门派间的旧怨新隙、对未来联盟领导权与话语权的暗中计较、以及对自身利益在联盟中地位的盘算与猜疑。能否将这支庞大却心思各异的力量真正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绳索,仍是未知之数,考验着各方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对弈世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