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云雾缭绕、钟灵毓秀的龙虎仙山,陈骏一路向东,风餐露宿,跋涉月余。他并未贪图官道驿站的便捷,而是有意凭借日渐精熟的“逐浪步”身法,结合自身对山川地脉灵机流转的敏锐感应,刻意循着人迹罕至却灵气相对充盈的荒僻小径疾行。如此选择,一为避开可能存在的各方眼线,二来也可在赶路途中不断锤炼己身,适应各种复杂地貌,将陆地行旅视作远航前的某种预演。途中,他仅在必要时分进入城镇补充些许盐巴、清水等必需给养,绝大多数时间则露宿于山野林泉之间,餐风饮露,体内通络后期的真气在持续不断的消耗与恢复循环中,变得愈发凝练精纯,对《玄水真诀》的感悟也随着日益靠近水域而潜移默化地加深。
越是向东,天地间的气息变迁便越发明显。中原地带那沉淀了数千年文明礼乐、厚重而沉稳的“土德”之气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湿润、咸腥、充满勃勃生机却又带着几分原始野性不羁的“水德”之气。天空仿佛被海水洗过,显得异常高远湛蓝,云朵形态变幻莫测,聚散无常,风势也明显强劲了许多,裹挟着海藻、咸水与远方陌生地域带来的特殊气味。沿途所见的民居建筑,风格也逐渐演变,由青砖黛瓦、讲究中轴对称的规整格局,转变为更多采用本地开采的粗犷石材、屋顶坡度陡峭以利泄水防风、窗户相对窄小而坚固的样式。当地百姓的衣着色彩更为鲜艳大胆,口音俚语夹杂着难以辨明的海外词汇,神情中也少了几分内陆居民常见的拘谨与含蓄,多了几分因见多识广而形成的爽朗豁达,以及对陌生人与新鲜事物毫不掩饰的好奇打量。
当陈骏终于翻过最后一道如同巨龙脊背般横亘于眼前的绵延山岭时,即便以他如今见惯了名山大川、心境已锤炼得颇为沉静的眼界,也不由得为眼前豁然开朗、磅礴无俦的景象所深深震撼!视野尽头,水天相接之处,一片无边无垠、蔚蓝如最上等琉璃的浩瀚大海,铺陈于天地之间,其壮阔辽远,足以吞噬一切个体的渺小。而就在这山海交接的黄金地带,一座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得超乎想象的巨城,如同从神话时代便匍匐于此的洪荒巨兽,牢牢扼守着大陆伸向海洋的咽喉。
城墙依山傍海而建,高耸入云,墙体多以采自附近山体的巨大花岗岩垒砌而成,石面饱经数百年海风侵蚀与战火洗礼,呈现出深褐色的斑驳痕迹,却更显其亘古不变的坚固。城墙上旌旗招展,图案琳琅满目,不仅有代表朝廷威严的明黄龙旗,更有无数象征不同海运商会、远洋船帮、乃至海外番邦的奇异旗帜在强劲海风中猎猎作响,彰显着此地错综复杂的势力格局。城外那天然形成的巨大港湾内,桅杆如林,帆影遮天,数以千计、大小不一的船只如同忙碌的工蚁,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交织穿梭。有体形庞大、宛如移动城堡、专司远洋贸易的“宝船”;有船身细长、速度极快、负责警戒巡逻的“快蟹船”;有布满渔网、散发着浓烈鱼腥味的渔船;还有许多造型奇特、明显带有异域风格的番邦商船。悠长浑厚的船舶号角声、水手们粗犷有力的吆喝声、滑轮绞盘的吱呀声、海鸥成群结队的鸣叫声,以及海浪永不停歇的拍岸声,共同汇成一股庞大、嘈杂却充满生命力的交响乐,隔着十数里远便冲击着人的耳膜。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到化不开的、复杂无比的气味:咸湿的海风是基调,混合着渔港特有的鱼腥味、码头货堆散发出的香料与皮革味、远洋船只带来的奇异草木香,以及川流不息的人潮所带来的汗味、炊烟味,共同构成了这座海港之城独一无二的“气息”。
陈骏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将周身气息收敛至与寻常旅人无异,随着熙熙攘攘、肤色各异、语言混杂的人流,走向那如同巨兽张开的嘴巴般的巨大城门。城门口守卫的兵士虽然盔甲鲜明,手持长戟,但神色间却少了几分内陆关隘守军那种刻板的威严,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司空见惯的审视,他们的目光更多地流连在行人携带的货物箱笼上,对于形貌各异、甚至奇装异服的行人似乎早已见怪不怪。缴纳了微不足道的入城税后,陈骏终于一步踏入了这座闻名已久的帝国东南门户——明州港。
甫一入城,一股与少林寺的庄严净土、龙虎山的清静道韵截然不同的、充满了喧嚣活力与混乱野性的气息,便如同热浪般扑面而来,瞬间将他包裹。脚下的主干道宽阔得足以容纳八辆马车并行,以巨大的青石板铺就,却被往来不绝的货运马车、手推独轮车、驮着货物的牲口以及摩肩接踵的人流挤得水泄不通,路面湿滑,混杂着泥土、海水和不明污渍。道路两旁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招牌幌子五花八门,色彩鲜艳夺目。不仅有中原常见的酒楼、客栈、绸缎庄、药铺,更有许多专营海外奇珍的“宝货行”,里面陈列着象牙、珊瑚、珍珠、色彩斑斓的鸟类羽毛、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奇异香料和药材;有悬挂着巨大风干海鱼、散发着浓烈咸腥味的鱼肆;有叮当作响、炉火熊熊、专门打造和修补船锚、铁链的巨大铁匠铺;还有不少门面装饰着巨大贝壳、奇异珊瑚枝、或是某种海兽头骨作为标志的异域商铺,里面进出的人大多深目高鼻,衣着鲜艳奇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对弈世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