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感知到张清岚在迷阵中因久攻不破而愈发焦躁、气息紊乱加剧、即将彻底迷失之时,陈骏的“弈”意如同最轻柔的羽毛,在他自己都无法察觉的潜意识层面,极其隐晦地引导了他一丝散逸出阵外的、代表“惊疑”情绪的气息波动,让其无意间触动了迷阵与外界连接处一个极其偏僻的、代表“惊”门方位的辅助符文。这一下触动,微乎其微,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恰好与迷阵运转那稍纵即逝的薄弱点产生了一丝玄妙的共鸣,使得困住张清岚的那片区域阵法对心神的惑乱之力,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瞬间松动。张清岚于困顿焦灼中,灵台陡然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清明,福至心灵般捕捉到了这千载难逢的一线契机,猛地催动秘法,孤注一掷,终于勘破虚妄,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冲出了迷阵!
几乎在同一时刻,感应到张清远在幻境中心神即将被怒焰彻底吞噬、道基都可能受损的危急关头,陈骏再次凝聚心神,“弈”意模拟出一种“悲悯”、“放下”而非“抗争”、“愤怒”的极高层次的情绪波动,如同一声无声的叹息,极其隐晦地轻轻拂过幻境与外界的能量连接点。这丝波动,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调和”与“抚慰”,无形中微妙地干扰并削弱了幻境对“怒”意的极端放大与固化效应,使得张清远在狂怒的边缘,陡然生出一丝难言的疲惫与源自本心的清明,凭借其远超凡人的顽强意志,怒吼一声,硬生生挣脱了幻境束缚,虽气息萎靡了许多,却总算脱离了险境!
而对于始终稳扎稳打、心志坚如磐石的李静虚,陈骏的“弈”意未做任何干预,只是让她的“稳”势、“和”势自然发展,因其本身就已是最符合“道法自然”的态势。
最终,三人几乎前后脚抵达洞天核心。但综合前三关表现,以及在此最关键一关中的心性展现(张清岚险中求胜显急智与韧性但过程惊险欠沉稳,张清远意志顽强堪堪脱险但易受情绪左右且过程凶险,李静虚始终平稳从容、心志圆融无瑕),评审团经过长时间激烈讨论与权衡,最终裁定:李静虚以“道心澄澈,契合自然,根基稳固”优胜,张清岚次之,张清远居末。这个结果,既出乎一些看好张清岚强势风格或同情张清远遭遇的人的意料,细想之下却又在情理之中,最大程度地平衡了各方势力诉求,也最符合天师府“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根本宗旨与长远利益,获得了大多数长老的认可。
整个过程中,陈骏始终如同一个局外人,静立廊下阴影之中,未曾移动半步,未曾与任何人交谈,甚至脸上都没有过多表情变化。但他的“弈”意,却如同一位高踞九天之上的弈者,在无人知晓的层面,于最关键的时刻,落下两记看似无关大局、实则精准无比的“闲棋”,悄无声息地引导了“势”的微妙转向,助长了最符合“平衡”与“自然”之道的李静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张清岚展现了其应变能力与韧性,并未让其彻底失败而迁怒于己,维持了某种均势,最终促成了一个各方势力虽未必完全满意、但最能接受且符合天师府整体利益的结局。
选拔结束,众人怀着各种复杂心情逐渐散去。陈骏亦悄然返回迎仙苑厢房。他面色微微苍白,额角有细微汗珠,方才那两次极其精微、需要对全局势态有超强洞察和精准控制的“引导”,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对心神魂力的消耗极大,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需要绝对的冷静、精准与控制力,远胜于一场激烈的搏杀。
深夜,万籁俱寂,张清岚再次秘密来访,神色复杂,既有未能夺魁的遗憾与不甘,也有对最终结果并非最坏、自身地位得以保全的接受,更有一丝对陈骏那“无形”手段的惊疑、忌惮与难以言喻的重视。他履行承诺,留下一枚触手温润、刻有龙虎山秘传符印的玉简,低声道:“凭此玉简,三日之后,自会有人引你入藏经洞内洞,时限三日。此次……有劳居士了。” 语气中少了之前的居高临下与功利,多了几分平等的尊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陈骏接过玉简,神色依旧平静,仿佛只是接过一件寻常物品:“道长客气了,晚辈只是略尽绵力,顺势而为罢了。”
送走张清岚,陈骏独坐灯下,指尖摩挲着那枚冰凉而神秘的玉简。此次“弈”定乾坤,他不仅初步兑现了对张清岚的承诺,获得了进入梦寐以求的藏经洞内洞的宝贵机缘,更在不暴露自身太多核心底牌的情况下,向天师府高层展示了一种超然且极具价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亲身实践并验证了以“弈”意干预、引导复杂大势的可能与限度,这对他的意境修炼与未来道路的选择,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锤炼与飞跃。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对弈世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