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于天柱峰顶静室拜见当代天师张玄陵后,陈骏在龙虎山迎仙苑的生活,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充实。天师那番看似平淡,却直指大道根本、发人深省的点拨,如同在他纷乱的心湖中投下了一枚定海神针,虽未彻底平息波澜,却让他有了清晰的方向。那份被看穿根脚的惶恐不安渐渐沉淀,转化为一种更加深沉坚定的求道之心。他不再急于探寻“天道有缺”或“异星宿命”的具体答案,而是将更多心神投入到对自身修为的打磨、对龙虎山道韵的体悟,以及对《大衍残局》与自身“弈”之意的更深层次推演融合之中。
白日里,他依旧在清风道人或其指派道童的引导下,于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或是在灵气最为浓郁的几处静室打坐,全力运转《先天一炁功》,感受此地精纯灵气对经脉丹田的滋养淬炼,通络后期的境界愈发稳固,真气凝练如汞,运转圆融自如;或是在藏经阁外围的阅览室,翻阅一些基础的的道门典籍、山川风物志、以及前辈高人的修行札记(更深奥的核心道法典籍自然非他这客居之人所能接触),从中汲取道门智慧,了解此方天地的人文历史、宗门脉络;更多的时候,他则是独自漫步于清幽的山径,驻足于观景亭台,凭栏远眺,以“弈”意细细感知龙虎山这方洞天福地的独特“势”场,体会那山势的龙虎盘踞之雄、水汽的云雾变幻之奇、草木的生生不息之机,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由无数代道门先贤智慧与修行沉淀下来的厚重“道韵”。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弈”意,在这种与自然大道深度交融的感悟中,正发生着某种潜移默化的蜕变,变得更加灵动、包容,对“势”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引导利用,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其背后更深层的运行规律与天地至理。
这一日,午后天空骤然转阴,浓厚的铅灰色乌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低低地压向龙虎群峰,天色迅速暗淡下来。山风变得急促而猛烈,吹得漫山松涛如海啸般轰鸣,草木剧烈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水汽和一丝丝凛冽的寒意,隐隐有沉闷的雷声自远天滚荡而来,预示着一场剧烈的山雨即将来临。
陈骏正于迎仙苑附近的一座名为“听雷亭”的石亭中静坐,感受着天地气机在这暴风雨前的剧烈变化。这种天地之威引发的“势”的动荡,对他感悟“弈”意而言,正是难得的契机。
就在这时,清风道人却冒着渐起的狂风,快步来到亭外,对着陈骏打了个稽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福生无量天尊。陈居士,玉玑子师叔有请,请随我来。”
陈骏心中微动,此时天气骤变,玉玑子执事相邀,所为何事?他按下疑惑,起身道:“有劳道长引路。”
清风道人此次并未引他向山上行,而是带着他沿着一条较为偏僻、通往龙虎山后山一侧的石阶向下而行。越往下走,风力越大,空气中那股凛冽的寒意和隐隐的雷电气息也越发明显。周围不见其他道人,唯有狂风呼啸,松涛怒吼。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处位于两座险峻山峰夹峙之间的巨大山谷入口。谷口矗立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巨大石碑,上书三个殷红如血、笔锋凌厉、仿佛蕴含着雷霆之威的古篆——“雷狱谷”。谷内光线晦暗,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地面上布满了焦黑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令人心悸的臭氧味道,以及一种狂暴、毁灭性的气息残留。这里显然是龙虎山一处专门用于修炼雷法或惩戒门人的禁地。
谷口已有数人等候。为首者正是知客院执事玉玑子,他依旧一身紫色镶边道袍,面容沉静。他身后站着两名身着深蓝色道袍、气息精悍凌厉、眼神锐利如电的中年道人,他们的太阳穴高高鼓起,周身隐隐有细微的电弧一闪而逝,显然修为精深,且专修雷法。此外,还有三四名年轻弟子,皆神色肃穆,屏息凝神。
见到陈骏到来,玉玑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阴沉的天空,沉声道:“陈小友,今日天象有变,正是观摩我龙虎山‘五雷正法’引动天地之威的难得时机。天师有谕,许你在此观摩,但需谨守心神,不得擅离此地半步,更不可妄图窥探法诀奥秘,以免遭受雷法反噬,魂飞魄散。你可明白?”
陈骏心中一震,随即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感激!观摩龙虎山不传之秘雷法!这绝对是天大的机缘!他连忙躬身,郑重应道:“晚辈明白!多谢天师恩典,多谢玉玑子道长!晚辈定当谨守规矩,只观其势,不窥其法,绝不逾越!”
玉玑子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而与那两名蓝袍道人低声交谈几句,显然是在安排布阵引雷之事。那两名道人神色凝重,各自从怀中取出数面刻画着复杂雷霆符箓的令旗,身形闪动,踏着玄奥的步罡,迅速在谷中特定方位插下令旗。随即,两人盘膝坐于谷地中央一块巨大的、表面光滑如镜、却布满焦痕的黑色巨石之上,手掐雷诀,口诵玄奥咒文,周身气息陡然变得狂暴起来,与天地间那躁动的雷电元气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对弈世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