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虎山迎仙苑清幽的厢房内安顿下来后,一连三日,风平浪静,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被隔绝在那缭绕的云雾与清越的松涛之外。陈骏白日里或是在苑内专为宾客准备的静室中打坐调息,全力运转《先天一炁功》,贪婪地汲取着此地远超外界精纯浓郁的天地灵气,淬炼丹田中那团愈发凝练活泼的液态真气,巩固着通络后期的修为境界;或是在得到允许的范围内,于附近人迹罕至、清幽洁净的山径石阶上漫步,凭栏远眺,观察山中云海翻腾、日月更迭的自然气象,以“弈”意细细体会、感悟这道门祖庭独有的、宏大、和谐而又充满无穷生机与变化的“势”。他谨守知客道人玉玑子的告诫,并未贸然前往天师府核心区域,也未主动向任何道人打探消息,只是静心体悟,默默等待,如同蛰伏的潜龙,在宁静中积蓄力量,梳理思绪。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内心深处的波澜却从未止息。关于“天道有缺”的惊天秘闻、关于自身“异星”身份的沉重宿命、以及少林寺中那场顶尖论衡带来的冲击,如同盘旋的阴云,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法真正放松。在此地修炼,进境神速,真气愈发圆融精纯,对《大衍残局》的推演也因心境的沉淀与环境的影响而多了几分圆融贯通之意,但这并未减轻他心中的重负,反而让他更加迫切地渴望得到指引,解开谜团。
第三日傍晚,夕阳的余晖将龙虎群峰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红色调,天边的云霞如同燃烧的火焰,绚丽夺目。山间弥漫着淡淡的暮霭与草木、泥土混合的清新气息,归鸟的鸣叫清脆悦耳。引领陈骏入住迎仙苑的那位名号清风、眼神明亮清澈的年轻道人,悄然来到厢房外,轻叩门扉,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福生无量天尊。陈居士,掌院真人已有吩咐,请您随我来。”清风道人打了个稽首,语气虽依旧客气,但眼神中却比平日多了几分肃穆。
陈骏心知等待的时刻终于到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波澜,整了整略显褶皱的青色布衫,沉声应道:“有劳道长引路。”
清风道人不再多言,转身引路。这一次,他并未走向日常香客往来或道人活动的区域,而是领着陈骏,沿着一条更为隐秘、石阶陡峭、仿佛直通云霄、守卫也明显森严许多的山径,向龙虎山主峰天柱峰的更高处行去。石阶两旁,古松怪柏姿态奇崛,扎根于岩缝之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越往上行,云雾愈发浓重,如同洁白的轻纱缠绕在山腰,人在其中行走,仿佛腾云驾雾。沿途经过数道看似古朴无华、实则暗合奇门阵法枢机、气机隐晦相连的石门与牌坊,均有气息沉凝、目光锐利的黄冠道人值守,他们见到清风道人手中出示的一枚雕刻着云纹雷篆的特制玉符,才默然躬身,悄然放行。
越是接近峰顶,周围的灵气愈发浓郁精纯,几乎化为了肉眼难辨、却能清晰感知的灵雾,呼吸之间,沁人心脾,周身毛孔都仿佛舒张开来,舒泰无比。同时,一股无形的、宏大而威严、却又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势”笼罩下来,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仿佛置身于某种神圣的领域,却又奇异地不感到压抑排斥,反而有种被天地伟力洗涤、包容的奇异感觉。陈骏将“弈”意催至极致,小心地感应着周遭环境,只觉此地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阶,其摆放、其生长态势,似乎都暗合某种深奥玄妙的阵法韵律,与整个龙虎山的山川气脉、地底灵窍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庞大无比的天然聚灵玄阵,玄妙非凡,远超人力所能及。
终于,在接近峰顶的一处被巨大山岩天然环抱、视野极其开阔的平台之上,出现了一座看似古朴无华、毫不起眼、却与周遭山势完美融合、仿佛自古便生长于此的小小道观。道观以本地青石垒砌,黛瓦覆顶,并无太多雕梁画栋的装饰,门楣之上,只以古拙苍劲的笔法,刻着两个仿佛蕴含着无尽道韵的大字——“天师府”。此地已是云雾之上,俯瞰下方,只见云海茫茫,群峰如岛,夕阳的金光洒落,景象壮丽恢宏,宛如置身仙境。然而,与山下香火鼎盛、人流如织的三清殿广场不同,此处异常寂静,唯有风吹过松林的呜咽声、远处隐约的飞瀑轰鸣声,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的深沉道韵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庄严肃穆,令人心魂俱静。
清风道人在观门外十步处便停下脚步,躬身肃立,对陈骏低声道,语气中充满了无比的恭敬:“居士,掌教天师已在府内相候,请自行入内。贫道在此等候。”
陈骏点头,深吸一口气,再次整理了一下心绪,将状态调整至最佳,这才迈步走向那扇虚掩的、看似普通却仿佛重若千钧的柏木门。他伸手,轻轻推开,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轻缓悠长的声响,在这万籁俱寂的山巅,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敲击在人的心坎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对弈世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