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尘道长听罢,缓缓收功,白须在晨风中微微飘动,深邃如古井的目光落在陈骏脸上,静默片刻,脸上非但没有愠色,反而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缓声道:“福生无量天尊。胜而不骄,危而能察,知进知退,明乎取舍。汝之心性,沉静坚韧,已得韬光养晦之三昧,远非寻常少年得意便忘形者可比。避其锋芒,如良弓藏而不用,非力怯也,待时而动耳。清微观立世数百载,历经风雨,自有其存身之道。汝既为观中客卿,但静心修行,巩固根本,外界纷扰,不过镜花水月,过眼云烟,自有老道与观中为你担待。” 这番话,如同定海神针,彻底安定了陈骏的心神。他深深一揖,诚心谢过观主。
得到玄尘道长的首肯与支持,陈骏心中大定,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其“蛰伏”之策。他首先寻到执掌戒律、面色肃穆的清虚师叔,以及关系亲近的清音、清岳等弟子,委婉却坚定地说明,经与欧阳烈一役,深感自身修为不足,诸多感悟需时间消化沉淀,故决定近期闭门谢客,潜心闭关,巩固所得,暂不便参与外界任何形式的切磋交流,亦请诸位师兄弟代为婉拒一切来访邀约。清音等人听闻,初时面露讶异,甚至有一丝不解与惋惜,但见陈骏神色决然,目光澄澈,又知观主已然默许,虽心知此举必引非议,却也都表示理解与支持,清音更是郑重道:“陈居士能于盛名之下保持清醒,志在大道,清音佩服。外界闲言,不过蛙鸣蝉噪,无须挂怀。”
自此,陈骏的生活节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几乎彻底从郡城的公开场合中消失匿迹。不再出现于“流觞水阁”的雅集,不再漫步于繁华的市井街道,甚至连周记绸缎庄也极少踏足,仿佛一滴水融入了大海。他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清微观深处。大部分时间,他泡在藏经阁一楼那僻静角落,不再仅仅专注于高深道经或武学秘籍,而是开始系统翻阅那些关于收敛气息、龟息假死、易容伪装、医药毒理、山川地理、乃至江湖轶闻、奇物志异的“杂书”与前辈札记,如饥似渴地汲取一切可能用于自保、洞察先机、乃至未来游历所需的实用知识。其余时间,或在自家厢房内打坐练气,引导那团液态真气如汞液般在经脉中流转,温养壮大;或于夜深人静时,在后院那株老槐树下,反复锤炼那几式保命杀招,将“弈”意更深地融入每一分发力、每一次闪避、每一次对时机的把握之中,追求一种“存乎一心,运用存乎一念”的境界。他刻意地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冬眠的动物,收敛起所有锋芒。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陈骏这突如其来的“销声匿迹”,在那些密切关注着他、以及唯恐天下不乱的有心人推动下,结合郡城底层固有的、喜好谈论是非的市井风气,迅速发酵、扭曲、膨胀,最终演变成一场席卷而来的、针对他个人乃至清微观声誉的舆论风暴。
起初的三五日,外界还只是流传着一些较为温和的猜测。有人认为陈骏与欧阳烈一战看似平手,实则受了严重内伤,需要闭关疗伤;也有人猜测他是在那场战斗中有所顿悟,正在紧急闭关消化那宝贵的感悟,这是武者常有的状态。
但十天半月过去,清微观内依旧没有任何关于陈骏的消息传出,不见其人有任何公开露面,而欧阳世家那边也反常地保持着沉默,并未有进一步的挑衅动作。这种异样的平静,反而成了滋生各种恶意揣测的温床。流言开始变质,如同美酒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发酸、腐败。
郡城内消息最灵通的茶馆酒楼、镖局武馆,再次成为谣言加工与传播的中心。
“嘿,奇了怪了!清微观那个陈客卿,这都多少天没露脸了?该不会是怕了欧阳世家,躲起来当缩头乌龟了吧?”悦来茶馆里,一个尖嘴猴腮的茶客翘着二郎腿,唾沫横飞地对同桌人说道,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邻桌听清。
“我看八成是!”旁边一个胖商人模样的附和道,“上次赢了欧阳三爷,怕是侥幸!现在回过味来了,知道捅了马蜂窝,赶紧藏起来避风头呢!什么‘料敌机先’,我看是‘见势不妙,溜之大吉’的先!” 话语中的讥讽毫不掩饰。
“啧啧,亏得之前吹得那么神,原来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清微观这次可是看走眼咯,请了这么个无胆鼠辈当客卿,脸都丢尽了!” 另一桌的一个江湖汉子大声嗤笑,引来周围一片暧昧的哄笑声。
一些原本对陈骏抱有好奇甚至好感的中间派,在持续不断的负面舆论影响下,也开始动摇、失望。
“唉,可惜了。本以为是个少年英才,能在这鄞州郡城闯出一番名头,没想到竟如此……畏首畏尾。真是令人失望透顶。”一位曾在诗会上称赞过陈骏气度的文士,在与友人品茗时,摇头叹息。
“道门客卿,代表的是清微观的颜面。如此行径,岂不让天下人笑话清微观无人?玄尘道长一世清名,怕是要受些牵连了。”某家镖局的账房先生捻着胡须,对身旁的镖师感慨道,语气中带着惋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对弈世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