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遇到真正“识货”之人的感慨与恰到好处的迟疑,斟酌着词语,谨慎答道:“道长法眼如炬,明察秋毫,晚辈不敢隐瞒。晚辈早年体质羸弱,曾有幸蒙一位游戏风尘、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云游长者点拨,授了几句调息静坐、涵养气息的粗浅法门,确与寻常外家功夫不同,旨在固本培元。至于感知脉象……实不相瞒,乃是眼见长者危在旦夕,心中忧急如焚,情急之下,心神前所未有地专注凝聚,仿佛……仿佛能依稀感受到那股生机如丝般微弱的流转,或许……诚如道长所言,是心诚则灵,偶有所感吧。” 他将“酒痴”模糊为“游戏风尘的云游长者”,将自身超常的感知力归因于“情急专注”与“心诚则灵”,半真半假,既解释了异常之处,又巧妙地避开了核心传承的来源,留下了充分的转圜空间。
玄尘道长闻言,白眉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极淡却真实存在的兴味,仿佛一位古董鉴赏家偶然发现了一件看似寻常、却内蕴玄机的旧物。他并未深究那“云游长者”的具体情况,只是端起石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清茶,轻轻呷了一口,动作舒缓自然,随即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陈骏,缓缓道:“哦?游戏风尘的云游客……看来亦是位妙人。却不知,小居士由此机缘所悟,于这修行根本的‘气’之一字,可有自家一番见解?譬如,气在体内经脉中,当如何运转引导?是应如疆场烈马,需以强横意志鞭策驱驰,务求其奔腾迅猛,破关冲窍?还是当如山涧溪流,顺应地势,自然而然地潺潺流淌,润泽百骸?” 问题依旧看似随意闲聊,却已从泛泛而谈深入到修炼理念的核心分歧,是极高明的、试探其道心根基的诘问。
陈骏心脏再次微微一缩,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核心考较,回答的好坏,可能直接决定对方是否愿意伸出援手。他凝神静气,排除杂念,将“酒痴”那些看似疯癫却直指大道的玄奥话语、自身修炼《养气心得》的切身体会、以及雷老镖头所授的粗浅运气法门中的实用技巧,在脑中飞速地融会贯通,组织语言,力求既不过于惊世骇俗、偏离常理,又能显露出独特的、源于实践的真知灼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晚辈愚钝,于大道仅是管中窥豹。然据自身浅薄体悟,窃以为气之运行,恐非一成不变之定式,当分阶段、看情形。初学筑基之时,气息散乱,犹如野马无缰,确需以意念为辔头,耐心引导,如驭生驹,贵在持之以恒,使其渐趋驯服,熟悉路径。待纯熟之后,意念过强,反成束缚,犹如时时勒紧缰绳,马儿难以尽情驰骋。此时或当效法天地自然。” 他尝试用更形象、更具思辨性的比喻来阐述,“晚辈浅见,或可借鉴大地水脉运行之理。人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如同江河主干,气血运行当有其基本规律,如同河床,约束水流之大致方向。然气血欲达至四肢末梢、滋养周身每一处细微孔窍,尤需依赖无数如蛛网般遍布的络脉、乃至孙络、浮络,如同大地之毛细血管、乃至土壤颗粒间的孔隙水分,无孔不入。若意念过于强横霸道,强行驱使气血如洪水般冲击,如同强行改道江河或筑高坝拦截,虽能一时蓄势,显得刚猛无俦,却易使下游细小支流(络脉)干涸,脏腑失养,或一旦堤坝(经脉)不堪重负决口,反酿成气血逆乱、走火入魔之祸。不若……不若效法春日细雨,润物无声。意念微微观照,如天际云聚,云积自然成雨,雨落则悄无声息地渗入大地,自然而然,滋养万物根系。关键在于保持通道的‘通畅’而非强行‘堵塞’,在于‘顺应’其自身流转之势而非‘逆势’强求。至于何时当如江河奔涌以冲击关隘,何时当如春雨润泽以温养根基,或许……需因个人体质之异、修为阶段之别、乃至外界环境之变而异,并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法,贵在一个‘活’字,一种动态的平衡。” 他这番话,巧妙融合了自身对现代生理学模糊的“微循环”认知、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经、络、孙、浮”层次观,以及“酒痴”反复强调的“自然无为”、“观照自在”的核心心法,虽未提及任何具体功法名目,却阐述了一种独特的、富有辩证色彩的“气”的哲学观与修行方法论。
玄尘道长静静地听着,原本平静如古井的眼眸中,渐渐泛起了真正的波澜,那是一种遇到知音、发现新思的讶异与欣赏。他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节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终完全停止。他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看向陈骏,不再掩饰其中的探究之意,追问道:“妙哉!以大地水脉喻人体气血,层次分明,别开生面,已得‘象形取意’之妙!然则,若依你此论,如张老先生此番重症,五脏气机衰败欲绝,犹如久旱之地,河道主干淤塞,支流断绝,土壤板结,又当如何引水拯救?若强引江河大水漫灌冲淤,恐脆弱堤岸(衰败脏腑)瞬间崩毁,立时毙命;若只依靠微风细雨渗透,只怕旱情酷烈,未等土壤湿润,禾苗(残存生机)早已彻底枯萎。这其中的‘度’,这‘先通’与‘后养’的时机、力道,又如何精准把握?此实乃医家乃至修持者共同面对之难题。” 问题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直指临床救治与修炼中最为棘手的“扶正”与“祛邪”、“补益”与“疏通”的矛盾与平衡,是极高明的诘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对弈世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