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更深处却是一抹不易察觉的探究之色。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示意陈骏伸出手腕,指尖自然地搭上其寸关尺三部,做诊脉状。他的指尖微凉,气息沉静如水。片刻后,他微微蹙眉,缓声道:“陈文书脉象浮取略弦,沉取稍细,数而无力,确有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火上炎之象。心神外驰,耗损过甚,以致气血失和,内躁不安。长此以往,非但差事难成,于身体根基亦有损碍。”
他收回手指,目光清澈地看向陈骏,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意味:“安神静心的汤药,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对症服用,确有缓解之效。然,药石之力,终是借助外物,调和一时,难除病根。陈文书既已能隐约感知体内气机变化,可知此躁动不安之根源,究竟何在?”
陈骏心中一动,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他脸上立刻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困惑与强烈的求知欲,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恳切:“根源?柳小哥明鉴!小子只觉心烦意乱,气息不稳,如同锅中之沸水,难以自持,却……却实在不明其所以然。每每欲静心凝神,反而更觉思绪纷乱,如野马奔腾,徒增焦躁。还望小哥不吝赐教,点拨迷津!”
柳彦见陈骏态度诚恳,问题也切中要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微微颔首,缓声道:“《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此言虽简,却道尽关键。心神若为外物所扰,如镜蒙尘,杂念纷飞,则气机必然紊乱,如风中之烛,摇曳不定,难以安宁。故而,欲使气宁,必先静意。此‘静意’,非是强行压制念头,如巨石压草,终非长久之计。乃是效仿浊水静置,渐次沉淀,泥沙自沉,终至清澈见底,映照万物。”
这番话,深入浅出,将“意”与“气”的关系阐述得清晰明了,比《养气心得》中的表述更为具体,直指陈骏当前困境的核心。陈骏立刻露出茅塞顿开却又深感实践艰难的神情:“静意……如浊水静置……小哥所言,字字珠玑,令小子豁然开朗!然……然知易行难,小子愚钝,每每尝试收敛心神,却总觉意念散乱,难以捕捉,更遑论使其‘静置’?往往越是想静,越是心乱如麻,如坠迷雾,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啊!” 他将一个初学者面临的真实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柳彦闻言,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似乎对陈骏能立刻抓住关键并提出具体困难颇为满意。他略一沉吟,道:“此乃初学之常情,不必焦躁。意念飘忽,难以驾驭,盖因缺乏一稳定之‘锚点’,以系心猿,以锁意马。”
“锚点?”陈骏适时地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与期待。
“正是。”柳彦肯定道,“此‘锚点’,可外可内。外在之锚,或为一段经文咒语,反复持诵,心系一境;或为一缕清香,观烟袅袅,心随烟化;或为特定手印姿势,以形束意。而内在之锚,则多依托于人体自身天然存在、规律运行之生理现象。其中最基础、亦最普适之一法,便是‘观呼吸’。”
“观呼吸?”陈骏全神贯注,如同最虔诚的学子,生怕漏掉一个字。
“然也。”柳彦耐心解释,语速平缓,“人之呼吸,一呼一吸,本为天地赋予之自然节律,无需刻意控制,亦时刻存在。此法门,便是于静坐放松之后,将全部心神意识,轻柔地、持续地,专注于鼻端呼吸进出之细微感觉上。不必思考,只需感知。感知气息之冷热交替、粗细变化、长短节奏、深浅起伏。念头升起时,勿要随之飘远,亦勿要强行驱赶,只需温和地、一次次地将注意力重新引回对呼吸的感觉上即可。如此反复练习,如同擦拭铜镜,尘垢渐去,镜体自明。意念亦会在这一次次的‘回归’中,逐渐凝聚、安定。此乃静意之初阶,亦是诸多气功修炼、乃至更高深法门之共同根基。”
他不仅讲解了原理,更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这正是陈骏梦寐以求的、实实在在的入门功夫!陈骏如获至宝,脸上露出豁然开朗与无比感激的神情,深深一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柳小哥今日教诲,如同暗室明灯,为小子指明了方向!这‘观呼吸’之法,直指根本,小子回去后,定当日夜勤加练习,不负小哥指点之恩!”
柳彦含笑摆手,语气平和:“陈文书不必客气,此乃医者本分,亦是同道交流之乐。你能于繁杂俗务中,不忘内求,静心问道,已是难得。”他话锋微转,似不经意地问道:“方才听陈文书言及帮中棘手差事,限期紧迫,不知……究竟是何等要务,竟让文书如此焦虑?可有小可略尽绵薄之力之处?” 这话问得轻描淡写,却暗藏机锋,意在试探张彪的真实意图和陈骏此行的深层目的。
陈骏心中凛然,知道对方在谨慎地投石问路。他脸上立刻显出几分尴尬、无奈与讳莫如深的神色,连连摆手,压低声音道:“哎!柳小哥好意,小子心领了!只是……只是些帮中内部俗务,琐碎繁杂,牵扯甚多,却……却实在不便与外人道也。上头严令,不得泄露半分,否则……唉,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帮派内部纪律,用“琐碎繁杂”轻描淡写地掩盖任务的重要性,既未否认“棘手”,又避免了泄露任何关键信息,符合他底层文书的身份和处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对弈世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