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乙急得直跺脚:“你们咋就信那些瞎话!俺们啥时候害过百姓?”
我拉住他,走上台,声音洪亮:“乡亲们,今天请大家来,不是要辩解,是想让大家看看真相,听听实话。”
我先让鲁二演示曲辕犁,他扛着犁在台侧的空地上翻地,犁尖轻松划过泥土,比传统犁快了一倍还多。
鲁二擦了擦汗,得意地喊:“这犁是俺们格物院改良的,省力气、效率高,很多人都用了,用过的都说好!”
“要是想着坑害百姓,俺们咋会费这劲帮大家改良犁?”
人群里有人小声议论:“看着是比俺家的犁好……”
我趁机招手:“老栓叔,你上来跟大家说说,用这犁的感受。”
张老栓走上台,看着前面的人:“俺用过这犁,用起来省力又快!要是格物院想害俺们,能给俺们造这么好的犁?能帮俺们从郑氏手里讨回被强抢的粮食?”
他说着,眼圈就红了:“俺这辈子没读过书,可俺知道,谁真心对俺们好。”
“郑氏囤粮让俺饿肚子,是格物院的人帮俺把粮食要回来了;”
“俺种地累得直不起腰,是格物院的人改良犁帮俺省力。”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不是有的人说几句空话就能抹掉的!”
台下的百姓听了,不少人都点头,之前的犹豫少了几分。
可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有人喊:“他是被格物院收买了!格物院花的钱,还不是从百姓身上搜刮的!”
喊话的人说完就要往后退。
赵小乙眼疾手快,就要冲过去抓他,我却抬手拦住:“不用抓,文气为镜,自能照出真相!”
我深吸一口气,文气在胸口翻涌,想起百姓的恐慌、世家的阴狠。
一首《辟谣诗》自然而然地涌出来:
“洛城秋日照寒门,格物何曾负众民?
犁破薄田多省力,仓开余粮救饥人。
谣言乱语终成假,实事真情始见真。
若问此心向何处,青天明月可为邻。”
诗句刚落,淡青色的文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在空中凝成一面巨大的明镜虚影,镜面光滑如洗,映出整个西市的景象。
突然,镜面光芒一闪,直直照向那个散布谣言的人!
“是他!他就是散布谣言的人!” 人群里有人喊了出来,那人脸色惨白,想跑却被周围的百姓拦住。
明镜虚影还在转动,镜中渐渐浮现出更多画面:有人拿着一叠传单,从范阳卢氏的府邸出来;
卢氏子弟在密室里商议,说 “只要搅乱民心,格物院就会失去信任”……
真相摆在眼前,百姓们彻底炸了。
“原来真是世家搞的鬼!”
“他们自己囤粮害民,还造谣言坏格物院的名声!”
之前犹豫的中年汉子走上前,对着我躬身:“李大人,是俺糊涂,信了谣言,对不住您!”
越来越多的百姓围过来,有的道歉,有的说要帮着抓其他散布谣言的人。
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乡亲们,谣言能骗一时,却骗不了一辈子。格物院造器械,是为了护边关、保百姓;”
“设救济仓、改农具,是为了让大家能吃饱饭、种好地。”
“这些事,不是靠嘴说,是靠实打实的行动。”
“以后若是再有人传谣言,大家就看看手里的犁、仓里的粮,想想真相到底是什么!”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张老栓举着粮袋喊:“俺信格物院!信李大人!”
鲁二也跟着喊:“以后谁再传谣言,俺就用曲辕犁给他们‘醒醒脑’!”
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之前的恐慌彻底烟消云散。
上官婉走到我身边,笑着说:“太白,你这《辟谣诗》,比任何辩解都管用。文气为镜,不仅照出了谣言制造者,更照出了百姓的真心。”
我看着眼前欢呼的 百姓,看着台上的曲辕犁,心里暖暖的。
世家的阴招没能得逞,百姓能分辨是非,真心换真心,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夕阳慢慢落下,给西市镀上一层金光。
百姓们围着改良的农具,问东问西,鲁二和赵小乙忙着解答,脸上满是得意。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