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还在火药里加了些硫磺,对付浊族的黑幡,效果应该更好。”
她指着图纸上的陶罐,眼里闪着光,“我试过,用《爆炸赋》引动文气,能让火药的威力再增三成。”
看着图纸上的陶罐,我耳边仿佛响起了爆炸声。
我攥了攥拳:“好!格物院这边,就辛苦你了。务必在浊族来犯前,多造些改良后的火药,送到前线去。”
“放心。” 鱼玄机点头,指尖划过图纸,“我已经安排好了,日夜赶工。”
“后勤方面,就得靠玉凰了。” 我看向杨玉凰,她今天穿了件素白的裙衫,坐在那里,像朵安静的梨花。
“前线士兵的粮草、冬衣,还有受伤后的药材,都得提前备好,不能让士兵们在前线受冻挨饿。”
杨玉凰轻轻点头,声音温柔却坚定:“我已经让人跟江南的粮商联系,把新收的青莲稻调一部分到边关粮仓。”
“药材方面,也跟太医院打了招呼,会优先供应前线。”
“还有,我让人做了些暖炉,里面放上炭火,天冷的时候,士兵们能揣在怀里取暖。”
她顿了顿,从袖中拿出一块绣着莲花的帕子:“我还让宫里的绣娘,在帕子上绣了‘平安’二字,每个士兵都能领一块。”
“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也算个念想,让他们知道,长安有人盼着他们回来。”
我看着那块帕子,心里忽然一软。
之前在后宫,她用《清平调》破谣言,如今又为前线士兵做这些小事。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却能暖了士兵的心,暖了大唐的根。
我轻声说:“多谢你,玉凰。”
杨玉凰笑了笑,眼底像盛着星光:“这是我该做的。能护大唐安稳,护百姓平安,比什么都好。”
“情报方面,就交给婉儿了。” 我转向上官婉,她手里拿着一卷情报,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红点。
“你得盯着浊族的动向,他们的兵力部署、粮草运输,有任何消息,都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还有,世家那边也不能放松,免得他们在背后搞小动作。”
上官婉点头,指尖点在情报上的红点:“我已经安排了探子在边境和世家的封地,一旦有异动,会立刻传信。”
“而且我还让人译了之前从杨忠那里搜出来的异族书信,发现浊族这次可能会联合其他异族一起犯境,咱们得多加防备。”
她的声音冷静,条理清晰,像一把锋利的刀,能把所有隐患都找出来。
我放心地点头:“有你在,情报方面我不担心。”
杜圃也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去前线,用诗词稳定军心;
高士在江南,没能过来,就安排高士留在江南,组织百姓支援前线,万一前线需要粮草,能及时调运。
我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有懂火药的鱼玄机,有管后勤的杨玉凰,有掌情报的上官婉,有能稳定军心的杜甫,有能保障粮草的高士,还有敢冲锋陷阵的赵小乙。
我们就像一束散开的光,聚在一起,就能照亮大唐的路。
“好!那咱们就定了。” 我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个人,声音坚定,战争开始后,我们就以现在定的策略执行。
到时候“前线以‘火药加上军阵诗’御敌。
小乙到时候跟我去前线,婉儿掌情报,玄机管格物院,玉凰负责后勤,杜甫可以去前线稳定军心,高士留在江南保障粮草。”
我顿了顿,抬手举起茶杯:“咱们今日约定,誓要保我大唐,驱除外族!”
“保我大唐,驱除外族!” 赵小乙第一个站起来,声音震天响。
“保我大唐,驱除外族!” 杨玉凰、上官婉、鱼玄机、杜甫也跟着站起来,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最激昂的诗。
葡萄架上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像是在应和我们的誓言。
烛火跳动着,把每个人的影子映在墙上,有的挺拔,有的纤细,却都透着一股不肯退让的韧劲儿。
夜色渐深,众人散去时,赵小乙还不肯走,拉着我的胳膊说:“李大哥,有战事一定要通知我,我随时能出发!”
我笑着点头,看着他跑远的背影,忽然想起第一次见他时,他还是个跟着士兵混饭吃的小兵,如今却成了能扛事的汉子。
我站在院门口,望着长安的夜景。
街上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来,像撒在地上的星星。
有户人家的窗户里,传来妇人哄孩子的声音:“乖,快睡,明天娘用青莲米给你熬粥。”
我握紧了拳头,心里想着。
浊族要来,那就来吧。
我们有青莲稻养着的百姓,有《强军赋》壮着的士兵,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护大唐的决心。
就算前路再难,我们也能守住这长安,守住这大唐,守住百姓的好日子。
夜风拂过,带着葡萄的甜香。
我抬头看向天空,月亮很圆,像江南稻田里,百姓晒稻谷时用的竹匾。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