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风波过后,表面上的京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康亲王巴尔图依旨闭门思过,其交出的半数护卫兵权由步军统领衙门派人接管,王府内外多了不少“眼睛”。怡亲王胤祥奉旨调派的四名粘杆处精锐也以侍卫名义,入驻苏晚晚的院落,明暗交替,护卫森严。
然而,暗地里的波涛却愈发汹涌。
苏晚晚的生活仿佛回到了两点一线——太医院当值,回院落研究镇魂石与陈实功笔记。但她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康亲王绝不会坐以待毙,“暗夜之眼”更不会放弃对镇魂石的觊觎。
这日午后,苏晚晚正在太医院翻阅几卷前朝留下的、关于海外奇物志的孤本,试图寻找与镇魂石材质类似的记载。刘一手刘太医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踱了进来。他须发皆白,身形干瘦,但一双眼睛却不见浑浊,偶尔闪过精光。
“苏院使还在查那些石头疙瘩的记载?”刘一手声音沙哑,自顾自地在苏晚晚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苏晚晚连忙起身行礼:“刘老。”对于这位亦师亦友的老太医,她始终保持着尊敬。“是,晚辈总觉得陈实功前辈所遗那枚‘石魄’非同寻常,想多了解一些。”
刘一手浑浊的眼睛瞥了眼苏晚晚桌上摊开的书卷,慢条斯理道:“海外之物,光怪陆离者众。然医道之本,在于人体气血阴阳,外物终是辅助。过于执着,恐舍本逐末。”
“老大人教训的是。”苏晚晚恭声应道,她知道刘太医这是在提醒她不要误入歧途。但她心念一动,刘太医年近古稀,阅历丰富,或许……“只是,晚辈近日遭遇,似与此石有关。有人不惜动用死士抢夺……晚辈心中难安,唯恐此石若落入歹人之手,会酿成更大祸患。”
刘一手抬了抬眼皮,深深看了苏晚晚一眼,却没有追问死士之事,只是淡淡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是福是祸,端看持物之人如何用之。”他顿了顿,仿佛陷入回忆,“老夫年轻时,随商队游历至闽粤沿海,曾见过一些海商带来的奇石,有能吸铁者,有遇水变色者……似你手中那枚温润如玉、纹路自生的,倒也罕见。”
苏晚晚心中一动,顺势问道:“那老大人可曾听闻,有何种奇石,能对特定的毒物或疫气有所感应?”
“感应?”刘一手皱了皱眉,枯瘦的手指敲着椅子扶手,“万物相生相克,磁石引铁,犀角解毒,皆有其理。若说感应……古籍《本草拾遗》中似有记载,西域曾进贡一种‘避毒玉’,置于毒物附近,玉色会微微发暗。不过,多是传说,未曾亲见。”他摇了摇头,“至于疫气……虚无缥缈,如何感应?”
苏晚晚有些失望,但刘一手接下来的话却让她精神一振。
“不过,若说与毒物相关……老夫倒想起一桩旧事。”刘一手眯着眼,缓缓道,“约莫是康熙五十年间,京城曾爆发过一场怪病,患者先是浑身发冷,继而高热谵语,皮肤出现诡异红斑,状若梅花。太医院多位太医束手无策,当时还只是御药房小吏的陈实功,却提出了一套颇为惊世骇俗的治法,用了不少罕见的药材,其中似乎就提到过一种……能‘定毒’的引子。”
梅花状红斑!苏晚晚心中剧震,这与她手臂上那个隐秘的“梅花烙”何其相似!难道那场怪病也与“梅花烙”有关?与陈实功有关?与……“暗夜之眼”有关?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不动声色地问:“哦?竟有此事?那后来那场怪病如何了?陈前辈用的又是何引子?”
刘一手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些许唏嘘:“那场怪病来得快,去得也快,并未大规模蔓延,染病者不过十数人,最终活下来的……寥寥无几。陈实功的治法虽有些效果,但也未能挽回多数人性命。至于那引子是什么……”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回忆,“年代久远,记不清了。只恍惚记得,似乎与某种……海外传来的骨玉有关?当时还引起过一番争议,认为他用了邪异之物。”
骨玉?镇魂石的质地,不正似某种骨质或矿物凝结吗?苏晚晚几乎可以肯定,刘一手口中那“定毒的引子”,九成就是镇魂石!陈实功在康熙五十年就使用过它来治疗那种“梅花怪病”!
“那……染病之人,都是些什么人?可有什么共同之处?”苏晚晚追问,心跳不禁加速。
刘一手看了她一眼,目光有些深邃:“怎么?苏院使对此事如此感兴趣?”
苏晚晚稳了稳心神,解释道:“晚辈研读陈前辈笔记,其中多有残缺,若知悉更多旧事,或能补全一二,于医道或有裨益。且近日京城亦不太平,多了解些旧年疫病,也好有所防备。”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刘一手沉吟片刻,才低声道:“此事当年被压了下去,知道的人不多。那些染病之人……似乎多与当时几位获罪的宗室、或是被清查的前明遗臣有关。”
宗室!前明遗臣!苏晚晚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这绝不仅仅是巧合!那场“梅花怪病”,很可能就是“暗夜之眼”针对特定目标的一次清洗或试验!而陈实功,可能是在试图阻止或救治的过程中,接触并开始研究镇魂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