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虚无。没有光,没有声,没有时间流逝的实感,甚至没有“存在”与“非存在”的界限。
叶倾城的意识,如同一点微弱的火星,飘荡在这片连“空”的概念都未曾诞生的原初之地。她的记忆、情感、形体感知,都在飞速剥离、消散,融入这片永恒的“无”。剧烈的痛苦之后,是深入灵魂的冰冷与死寂,仿佛整个人正在被宇宙最本源的背景噪音同化。
“就这样……结束了吗?”最后的念头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连涟漪都未能泛起。
然而,就在她的自我意识即将彻底弥散,归于绝对静默的前一刹那——
嗡……
一点极其微弱,却坚韧无比的温暖,自那即将熄灭的意识核心深处,悄然浮现。
是那缕被林枫剥离封存的最初寂灭本源。但它此刻散发出的,并非纯粹的终结与死寂,而是……一种历经万劫、于绝对虚无中孕育出的、微弱的生机。这生机,源自叶倾城融入本源时,那股以生命为代价、对“生”的极致眷恋与守护执念,更源自凌绝剑尊那不灭剑魂斩开枷锁、牺牲自我为她争取的一线清明!
这丝温暖,如同在绝对零度中奇迹般存活的水滴,虽微小,却成了锚定她即将消散意识的“奇点”。
紧接着,包裹着她这点真灵碎片的、来自法则之眼裂痕的混沌色彩,仿佛被这丝“生于死的生机”激活,开始缓慢地、玄奥地流转起来。它不再冰冷,反而像是最原始的母胎羊水,温和地浸润、滋养着叶倾城的意识碎片和那缕变异的本源。
原初奇点,这万物肇始与终结之地,其内部并非简单的“无”,而是蕴含着诞生一切可能的、未分化的混沌。此刻,叶倾城这枚融合了“最初寂灭”、“生之执念”、“剑魂牺牲”以及“法则悖论”的复杂变量,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原初的绝对平衡。
以她的意识为核心,混沌色彩开始汇聚、坍缩,形成一个微小的漩涡。漩涡缓缓旋转,汲取着原初奇点中那无法形容的本源之力,渐渐构筑成一个朦胧的、非实体的光茧。
光茧之内,时间失去了意义。叶倾城的意识沉浸在一种无法言喻的蜕变之中。
她“看”不到,也“听”不到,但她的感知却以另一种方式无限延伸。她仿佛化作了宇宙诞生之初的第一缕波动,“感受”到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从奇点爆发,时空在剧痛中延展,基本粒子在狂舞中凝结……星辰点燃,星云流转,生命在偶然与必然间绽放又湮灭……无数的文明史诗、爱恨情仇,如同浮光掠影,在她“眼前”生灭。
这不是旁观,而是融入。她的意识碎片,如同海绵般汲取着这些宇宙最本源的“记忆”和“规则印记”。她对“寂灭”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终结,而是看到了其作为轮回一环、孕育新生的必然;对“生命”的感悟,超越了种族与文明,触及到那种在极端环境中依然挣扎求存的、不可思议的坚韧本能。
林枫的牺牲、星璇的坚守、凌绝剑尊的决绝、玄黄界的山河、星海的浩渺……这些属于“叶倾城”的珍贵记忆,非但没有被磨灭,反而在这种宏大的视角下,被淬炼得更加晶莹剔透,成为她对抗同化、维系自我存在的最强锚点。
那缕最初寂灭本源,在与她的意识深度融合中,也发生了本质的蜕变。它不再仅仅是代表“终焉”的法则,而是开始蕴含一丝“向死而生”的意境,如同灰烬中暗藏的火种,死寂中孕育的胎动。它仿佛在模仿,在学习,学习“叶倾城”这个变量所代表的、“存在”本身蕴含的复杂性与可能性。
不知过去了多久,可能是一瞬,也可能是万亿年。
光茧停止了旋转,表面的混沌色彩逐渐内敛,变得如同暗夜天鹅绒般深邃、光滑。
茧内,叶倾城的意识已然重塑。她不再仅仅是“叶倾城”,她的本质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她成了一个独特的存在:一个以“最初寂灭本源”为基,融入了“生之执念”为魂,承载了部分宇宙根源印记的——概念生命体。
她缓缓“睁开”了意识之眼。
没有瞳孔,没有焦点,但她能“看”到光茧的内壁,能“感知”到外面那片原初的虚无,甚至能隐约察觉到,在原初奇点之外,那浩瀚的法则之海中,“观测者”那冰冷的目光依旧在巡视,搜索着任何“异常变量”。
她成功了。她没有被抹除,而是在这绝对的死地,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涅盘。
但她也清楚地知道,危机远未解除。她只是暂时躲在了这原初之茧内。一旦离开,必然会被“观测者”再次锁定。而且,林枫最后的留言指向的“法则根源之海”和“编辑节点”,才是真正的战场。
她需要力量,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片原初之地,需要找到离开并安全抵达“编辑节点”的方法。
她将意识沉入那缕蜕变的寂灭本源,尝试与包裹她的原初混沌建立更深的联系。渐渐地,她捕捉到了一些流淌在混沌中的、更加古老、更加基础的“规则细丝”。这些细丝,是构成现有宇宙法则的“源代码”的雏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药王遗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药王遗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