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之前通过商贸流入的茶叶、糖、瓷器等日用品,现在变得稀缺,价格暴涨;农户们需要的农具、种子,因商路断绝供应不足,影响了下一季的耕种;织户们需要的染料、棉纱,也因运输受阻无法购入,织布生产受到影响。
“之前集市上什么都有,价格也便宜,现在想买点茶叶都难,价格涨了两倍多!”临城县的百姓王大妈,在集市上转了一圈,什么都没买到,无奈地说道,“这军阀设卡,苦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啊!”
财政告急:商税锐减,危机重现
商路断绝,对临城财政的打击更是致命。开埠通商后,商税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每月突破八千银元,有效填补了财政缺口。可如今,商税收入几乎归零,财政再次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林婉清拿着最新的财政收支报表,向马小丑汇报:“司令,商路被封锁后,五月的商税仅收入八百银元,较上月的八千三百银元,锐减了九成五。财政总收入降至两万一千银元,而每月固定支出仍高达四万九千银元,缺口再次扩大到两万八千银元,和税制整顿前差不多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之前靠商税填补的部分缺口,现在完全没有了。粮食、布匹积压,土地税和盐铁专卖收入也受到影响,预计六月的财政收入还会进一步下降。兵工厂的生产停滞,弹药采购成本增加;军医馆的药品短缺,需要高价从黑市采购,这又增加了额外支出。”
马小丑看着报表上刺眼的数字,眉头紧锁。财政刚有好转,就遭遇这样的打击,之前的努力几乎付诸东流。“军饷、弹药、民生开支,哪一项都不能省。”马小丑沉声道,“现在的问题,不仅是商路断绝,更是财政危机的重现。要是不能尽快打通商路,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
陈明分析道:“这四股军阀,虽然联手封锁,但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未必是铁板一块。张敬尧想要盐铁和粮食,刘桂堂想要钱财,吴化文想要打压我们,孙殿英想要通航费。我们或许可以分化他们,找到突破口。”
沈若雁说道:“锐锋特种队已经侦查清楚,各卡哨的兵力并不多,张敬尧的卡哨有三百人,刘桂堂的有两百人,吴化文的有两百五十人,孙殿英的有三百人。要是能集中兵力,突袭其中一个卡哨,或许能震慑其他军阀,逼他们解除封锁。”
“分化和突袭都可以考虑,但必须谨慎。”马小丑说道,“现在我们的财政和物资都经不起长期战争,必须找到代价最小的方式。陈明,你负责派人联络各军阀,试探他们的底线;沈若雁,你继续让锐锋特种队侦查,密切关注各卡哨的动向;林婉清,你负责优化财政开支,尽量压缩不必要的支出,保障核心开支。”
“是!”众人齐声应道。
绝境当前:人心浮动,前路未卜
商路受阻的阴影,笼罩在十县的每一个角落。农户们看着堆积的粮食,忧心忡忡;织户们看着滞销的布匹,愁眉不展;商户们纷纷撤离,集市一片萧条;士兵们因弹药补充受阻,训练受到影响;百姓们因日用品短缺,怨声渐起。人心浮动,临城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临城县的乡绅们,忧心忡忡地找到马小丑,恳求道:“马司令,现在商路断绝,粮食卖不出去,日用品买不进来,百姓们都有怨言了。您快想想办法,要么和军阀们谈判,要么出兵打通商路,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出乱子啊!”
马小丑安抚道:“各位乡绅放心,我已经在想办法了。谈判和军事准备都在进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打通商路,恢复商贸。”
可私下里,马小丑深知局势的严峻。四股军阀联手,实力远超临城国民军,硬拼必然吃亏;谈判又不知对方底线,未必能成功。商路断绝的时间越长,临城的损失就越大,民心就越难稳定。
锐锋特种队的侦查兵不断传来消息:“张敬尧的卡哨又增加了兵力,还配备了重机枪;刘桂堂的士兵在卡哨附近劫掠商户,名声极差;孙殿英扣押了更多漕船,索要的赎金越来越高;吴化文的卡哨加强了盘查,连行人都要仔细询问。”
白若曦也找到马小丑,神色凝重:“司令,军医馆的西药已经只能维持一个月了。要是还不能打通商路,购入药品,一旦出现大规模伤病,我们将束手无策。”
马小丑看着眼前的困境,心中充满了压力。开埠通商带来的希望,被军阀的封锁无情浇灭;税制整顿的成效,因商税锐减而大打折扣。他站在县衙的高台上,望着远方被封锁的商路方向,心中暗下决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打通商路,打破封锁,否则,临城的发展将彻底停滞,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空旷的五大集市上,库房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显得格外萧条。商路受阻的困境,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临城国民军和十县百姓的心头。一场关乎临城生死存亡的较量,已悄然拉开序幕,而马小丑和他的部下们,正面临着乱世中最艰难的抉择。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