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的两家农户,张家和李家,因为一块田界问题积怨已久。战乱期间,田界被破坏,战后耕种时,两家都认为对方多占了自己的田地,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苏玉婷得知后,带着民政署的人和村里的保长,亲自到田间查看,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和之前的田契,重新划定了田界。
“张大叔,李大叔,”苏玉婷站在田埂上,对着两人说道,“临城刚经历战乱,大家能活下来不容易,应该互相扶持,而不是为了一点田地争斗。田界已经划定,以后大家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忙耕种,这样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她又从民政署拿出两斤红糖,分给两家:“这是一点心意,希望你们今后能冰释前嫌,成为好邻居。”
张家和李家看着重新划定的田界,又听着苏玉婷的话,心中的怨气渐渐消散。张大叔不好意思地说道:“苏小姐说得对,是我们太冲动了。今后我们一定和睦相处。”
李大叔也连连点头:“多谢苏小姐调解,我们再也不争吵了。”
对于那些四处惹事生非的人,苏玉婷并没有一味地惩罚,而是先了解他们的情况,若确实是因为生活困苦才犯错,便给予救济,引导他们走上正途;若纯属故意捣乱,则按规定予以惩戒,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有一个名叫刘二的青年,战乱中失去了父母,变得游手好闲,经常偷鸡摸狗,还在街头寻衅滋事。苏玉婷让人将他带到民政署,没有打骂他,而是耐心地询问他的情况。得知他是因为孤独和绝望才破罐破摔,苏玉婷便安排他到救济院帮忙,照顾孤寡老人和孤儿,还给他安排了农具,让他参与耕种。
“刘二,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挫折,但不能因此放弃自己。”苏玉婷对他说道,“你还年轻,有手有脚,只要肯努力,就能养活自己,还能帮助别人。救济院的老人和孩子需要人照顾,农田也需要人耕种,你愿意尝试改变自己吗?”
刘二看着苏玉婷真诚的眼神,心中深受触动,点了点头:“苏小姐,我愿意。我以后再也不惹事了,一定好好干活。”
此后,刘二果然改邪归正,在救济院悉心照顾老人和孩子,耕种时也格外卖力。百姓们看到他的变化,都纷纷称赞苏玉婷会育人。
五、情愫渐生,默契渐深
苏玉婷在处理民政事务的过程中,与马小丑的交集越来越多。两人经常在指挥部商议事务,马小丑会向她询问百姓的情况和民政工作的进展,苏玉婷也会向他请教部队的训练情况,遇到困难时,两人互相支持,默契越来越深。
有一次,民政署在分发种子时,遇到了一伙流窜的散兵,想要抢夺种子。苏玉婷得知后,立刻派人向马小丑求援。马小丑接到消息后,亲自带领骑兵连赶去,迅速制服了散兵,保住了种子。
事后,苏玉婷带着民政署的人,给骑兵连送去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和茶水。“马队长,这次多亏了你及时赶到,不然种子就被抢走了,农户们的春耕就耽误了。”
马小丑看着苏玉婷脸上的汗水,心中充满了敬佩:“苏小姐,你为民操劳,才是最辛苦的。保护百姓和民政物资,是我的责任。”他顿了顿,又说道,“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用客气,随时派人通知我。”
苏玉婷微微一笑:“好。其实我也向你学习了不少,比如你制定军规时的果断,训练部队时的严谨,这些都让我在处理民政事务时深受启发。”
两人站在田间,春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衫,远处是百姓们耕种的身影,近处是士兵们训练的呐喊声,画面和谐而温暖。马小丑看着苏玉婷脸上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情愫——这个干练、善良、为民着想的女子,不仅帮他解决了民政难题,更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他的心里。他敬佩她的智慧和勇气,更感动于她的无私和善良。
苏玉婷也感受到了马小丑的目光,脸颊微微泛红,连忙转移话题:“马队长,你看百姓们耕种的积极性多高,相信今年一定会有好收成。”
马小丑回过神,点了点头,眼神坚定:“是啊,有你这样为民着想的人,有百姓们的勤劳,有部队的守护,临城一定会越来越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玉婷的努力得到了百姓们的广泛认可和爱戴。百姓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苏姑娘”,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有人给她送来了新鲜的蔬菜,有人给她送来了亲手缝制的鞋垫,还有人给她送来了自家酿的米酒。
“苏姑娘,这是我刚摘的青菜,你尝尝鲜。”
“苏姑娘,这鞋垫是我连夜缝的,你穿着舒服。”
“苏姑娘,这米酒是自家酿的,你累了喝点解解乏。”
苏玉婷总是笑着收下百姓们的心意,然后回赠一些粮食或布料,她常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多谢大家的厚爱。”
马小丑看着苏玉婷被百姓们簇拥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苏玉婷不仅安抚了民心,恢复了生产,更让临城的百姓们凝聚在了一起。现在的临城,军民同心,百姓安居乐业,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恐慌和混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