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谈婚论嫁的事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晓梅和周凯利用周末去了 “清溪家常菜馆”,跟老板定了婚宴菜单 —— 糖醋鱼、辣子鸡、清炖羊肉,都是亲戚朋友爱吃的家常菜,老板还特意给他们打了个八折,说 “看你们俩实在,给你们省点钱”。
拍婚纱照的工作室也定好了,就在市区的 “时光摄影”,老板是周凯同学的姐姐,不仅给了优惠价,还答应帮他们多拍两组外景,就去附近的清溪公园,三月桃花开的时候,正好能拍出浪漫的效果。
赵秀兰则忙着给晓梅准备嫁妆,从镇上的布店扯了最好的棉花,给她缝了两床大红的被子,针脚细密,上面还绣了 “百年好合” 的字样;林建国去木工铺,亲手给晓梅做了个梳妆台,用的是最好的桦木,抽屉里还刻了晓梅和周凯的名字缩写,心思细得很。
建业和陈慧也没闲着,帮着晓梅选喜糖、买请柬,还特意去市区的批发市场,挑了些性价比高的糖果和坚果,装在红色的喜糖盒子里,看着喜庆又实惠。
晓阳则每天盼着婚礼快点来,一有空就跟周凯练习 “伴郎礼仪”,还缠着晓梅问 “结婚当天能不能放鞭炮”“能不能跟姐姐一起切蛋糕”,可爱的样子逗得全家哈哈大笑。
这天下午,晓梅和周凯去镇上的超市买喜糖,路过张婶家楼下,正好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 张婶的声音尖利,夹杂着倩倩的反驳,还有东西摔在地上的脆响。
“你说你,天天在家啃老,除了刷手机就是睡觉,晓梅都要结婚了,你连个对象都没有,以后谁要你!” 张婶的声音透过窗户传出来,满是嫌弃。
“我找不到对象怪谁?还不是因为你天天唠叨,把人都吓跑了!晓梅命好,找了个有钱的,我跟她能比吗?” 倩倩的声音带着委屈,还有点不服气。
“有钱?你知道啥!” 张婶嗤笑一声,“周凯爸妈就是普通老师,能有多少钱?晓梅就是运气好,林家拆迁分了钱,不然她能嫁这么好?你要是有她那运气,也不至于在家待着!”
晓梅听见这话,脚步顿了顿,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周凯悄悄握了握她的手,低声说:“别理她,咱走咱的。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好不好不用别人说。”
晓梅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拉着周凯继续往前走。她知道,张婶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自己女儿不争气,就把怨气撒在别人身上。可跟林家的热闹比起来,张婶家的冷清和争吵,更让她明白 —— 和睦的家风,比任何物质都重要。
回到家时,赵秀兰正在厨房炖羊肉,浓郁的香味飘满了客厅。林建国和建业在整理木工铺的订单,林老太坐在摇椅上,手里拿着晓梅的婚纱款式图,跟陈慧讨论着修改意见。
“回来啦?喜糖买好了吗?” 赵秀兰探出头,笑着问。
“买好了,都是你爱吃的奶糖和巧克力。” 晓梅把喜糖放在桌上,心里的委屈渐渐消散了。
周凯看着眼前的家人,突然觉得无比踏实。他知道,这场婚礼,不仅是他和晓梅的仪式,更是两个家庭的融合,是林家 “踏实、和睦” 家风的延续。以后的日子里,他会带着这份温暖,跟晓梅一起,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辜负家人的期待。
夜色渐深,安置区的灯光渐渐亮起,林家小院的灯格外温暖。晓梅和周凯坐在桌旁,一起写请柬,笔尖在红纸上落下工整的字迹;赵秀兰在厨房忙碌,锅里的羊肉咕嘟咕嘟冒着泡;林建国和建业的讨论声、林老太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温馨的画面。
没有人在意张婶的闲言碎语,也没有人纠结婚礼的排场。在林家看来,谈婚论嫁不需要轰轰烈烈,只需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准备好,让这场婚礼成为幸福的开始,就足够了。
而这份 “稳扎稳打、和睦齐心” 的态度,正是林家家风最真实的体现 —— 不慕虚荣、不贪排场,只愿家人平安、日子踏实。这份简单的幸福,比任何奢华的婚礼都更动人,也更能经得起时光的考验。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