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
深冬的清溪镇,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刚过,安置区的屋顶、树梢都积着薄薄一层白,像撒了层糖霜。林家小院的铁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混着厨房里飘出的炖肉香味,把冬日的寒意烘得暖洋洋的。
客厅里,八仙桌上铺着赵秀兰新洗的蓝格子桌布,上面摆满了厚厚的账本、订单合同和计算器。林建国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笔,正在逐笔核对数字;建业坐在旁边,手里捧着五金店的账本,时不时报出一串盈利数字;赵秀兰端来刚沏好的热茶,放在两人手边,笑着说:“别急着算,先喝口茶暖暖身子,饭菜快好了。”
林老太坐在藤椅上,手里捏着针线,给建业和陈慧缝新婚用的红鞋垫,嘴里哼着老曲子;晓阳趴在桌边,手里拿着重点高中的期末成绩单,时不时凑过去看一眼账本上的数字,眼里满是好奇;晓梅从市区回来休假,穿着米白色的羽绒服,正帮着整理家具厂的订单合同,把一年的大订单都单独整理出来。
“家具厂这边,全年定制订单 326 笔,其中民宿、餐馆的批量订单 18 笔,纯手工高端订单 23 笔,扣除原料、工人工资、厂房租金,净利润 30 万,比去年翻了近一倍。” 林建国报出数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尤其是下半年升级设备后,效率提上来了,废品率降了不少,这 30 万赚得实打实。”
“五金店这边,全年营业额 168 万,净利润 18 万!” 建业放下账本,语气里难掩兴奋,“上半年跟 3 家装修队签了长期供货协议,下半年又在本地生活平台开了线上店铺,送货上门服务拉了不少新客户,光智能门锁就卖了 120 多套。”
晓梅把整理好的订单合同推过来:“爸,你看,这是今年最大的两个订单,市区连锁民宿的 50 套家具,赚了 8 万;还有镇上学校的课桌椅订单,赚了 5 万,这两个订单就占了家具厂盈利的四成。”
林建国点点头,拿起计算器,把家具厂、五金店的盈利,再加上市区公寓的年租金 3.6 万,还有之前的存款一合计,眼睛亮了起来:“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咱全家总资产突破 600 万了!”
“真的?” 赵秀兰惊喜地凑过来,“比去年多了 100 多万?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哥,咱这算是踏实肯干的回报吧!” 建业笑着说,“要是当初拆迁后跟风搞高息理财,说不定现在血本无归,哪能有现在的日子。”
林老太放下针线,笑着说:“这就是家风的好处,不贪快钱、不冒风险,一步一个脚印,日子才能稳当往上走。你爸当年学木工,一刨一凿都不含糊,现在开家具厂,还是老规矩,质量第一,诚信经营,这钱赚得心里踏实。”
正说着,建业突然 “哎呀” 一声,拍了下大腿:“坏了,我好像漏算了一笔!上个月给城东装修队送的一批五金件,送货费 2000 块没记进盈利里,刚才算的 18 万少了 2000!”
“啥?” 林建国赶紧拿过五金店的账本,翻到上个月的记录,仔细核对起来。客厅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晓阳也停下手里的笔,盯着账本看。
赵秀兰笑着说:“别急,慢慢找,说不定是记在别的科目里了。”
建业急得额头冒汗,翻来覆去地找,突然眼睛一亮:“找到了!记在‘其他收入’里了,我刚才光看‘主营业务盈利’,把这个忘了!加上这 2000,五金店净利润是 18 万 2 千!”
虚惊一场,客厅里又恢复了欢声笑语。晓阳笑着说:“叔,你真是太粗心了,差点少算 2000 块!”
“可不是嘛,以后算账得更细心点。” 建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做生意就得账目清楚,不能马虎。”
账目算清,家里的喜事也一桩接一桩地提了起来。
“建业和陈慧订了婚,婚期定在明年春天,婚房也装修得差不多了,家具都是咱家具厂定制的,五金件用的是店里最好的,既省钱又放心。” 赵秀兰笑着说,“陈慧这姑娘懂事,跟建业也合拍,以后就是咱家里人了。”
林老太点点头:“陈慧这孩子,第一次上门就给我买羊毛衫,给晓阳买漫画书,说话懂礼貌,干活也麻利,建业能找到这么好的媳妇,是他的福气。”
“还有晓阳,考上重点高中后,第一次期末就考了年级前 30 名,数学还拿了班级第一!” 林建国拍了拍晓阳的肩膀,“这孩子随他姐,踏实肯学,以后肯定有出息。”
晓阳不好意思地笑了:“爸,我还得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进年级前 20 名。”
“晓梅在国企也站稳脚跟了,上次打电话说,领导让她负责一个重要的教育器材采购项目,还涨了工资,月薪都快 5000 了!” 赵秀兰说起女儿,脸上满是骄傲,“这孩子从小就省心,读书、工作都不用我们操心,靠自己的本事打拼,比啥都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