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 —— 嘀嗒 ——!”
社区公告栏前围满了人,红底黑字的《文明家庭评选通知》被雨水润得格外醒目,上面 “家庭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积极向上” 的评选标准,让围观的邻居们议论纷纷,声音像煮沸的开水般热闹。
“文明家庭?这标准看着简单,真要达标可不容易。” 王奶奶拄着拐杖,眯着眼看通知,“得家庭和睦,还得邻里团结,咱小区里能符合的,怕是没几家。”
“我看林家就挺合适!” 旁边的李叔接话,他刚从保安队下班,制服上还沾着点雨水,“你看林建国一家,从没跟邻居闹过矛盾,还总帮大家忙,家风正得很!”
李叔的话引来一片附和:“是啊,建国帮我修过衣柜,没收一分钱”“秀兰还帮我调解过跟隔壁的小矛盾”“晓梅放假还义务给孩子补课,多好心”。议论声里,社区工作人员小李挤了进来,手里拿着登记表,笑着说:“大家说得对,我们社区第一个推荐的就是林家!”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瞬间让公告栏前安静了几分。张婶正好路过,听见这话,嘴角撇了撇,没吭声,却悄悄往人群外退了退,眼神里藏着几分不服气。
当天下午,小李就带着评选表格,敲响了林家小院的铁门。“建国哥,在家吗?”
林建国刚从家具厂回来,身上还带着松木的清香,听见声音赶紧开门:“小李啊,快进来坐,外面还潮着呢。”
赵秀兰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见小李,笑着迎上来:“小李,是不是有啥事儿?快进屋喝杯水。”
小李跟着两人进屋,把评选通知和表格放在桌上,开门见山:“建国哥,秀兰姐,这次社区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我们班子一致推荐你们家!你们家符合所有标准,是小区的榜样。”
林建国愣了一下,随即摆手:“小李,这可不行,我们就是普通人家,踏踏实实过日子而已,哪够得上‘文明家庭’的标准?”
“建国哥,你可别谦虚!” 小李赶紧说,“评选标准里‘家庭和睦’,你们家祖孙三代和和美美,建业跟你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这有目共睹;‘邻里团结’,你帮王奶奶修木椅、帮李叔修家电,秀兰姐调解过赵家孙家的空调噪音矛盾,晓梅义务给邻居孩子补课,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事;‘遵纪守法’,你们家做生意诚信经营,从不偷税漏税,拆迁时按政策来,没一点违规操作;‘积极向上’,晓梅考上重点大学进国企,晓阳考上重点高中,建业把五金店打理得井井有条,你把木工铺升级成家具厂,全家都在踏实奋斗,这难道不是榜样?”
小李的话条理清晰,每一条都有具体事例支撑,说得林建国哑口无言。坐在旁边的林老太笑着说:“小李啊,你太抬举我们了。我们就是按老辈的规矩过日子,不贪不占、和睦待人,没想到还能被社区推荐。”
“奶奶,这都是你们应得的!” 小李笑着说,“之前社区做过摸底,邻居们提到你们家,没一个不夸的。这次评选是‘社区推荐 + 邻居投票’,你们家的口碑,肯定能当选。”
赵秀兰给小李倒了杯凉茶,笑着说:“既然社区这么信任我们,那我们就试试。不过我们可丑话说在前头,当选不当选不重要,咱过日子的本分不能丢。”
“这话说得好!” 小李拿起表格,“那我现在跟你们核对下信息,填好表格就行。后续我们会把候选家庭名单贴出来,再设投票箱,为期一周,最后按票数定结果。”
林建国点点头,配合小李核对信息,从家庭成员到家庭事迹,一一如实说明。小李边填边记,忍不住感慨:“建国哥,你们家的事迹真是太多了,光邻里互助的事,我都记了满满一页。”
消息很快传开,张婶得知社区力荐林家,心里的不服气再也藏不住了。她拉着刘阿姨,坐在小区花园的长椅上,酸溜溜地说:“林家能被推荐,还不是运气好?拆迁分了钱,日子过得顺,要是没拆迁,他们还在村里修农具呢,哪能评上文明家庭?”
刘阿姨之前跟张婶抱团说闲话,可这次却有点不认同:“话也不能这么说,林家没拆迁时也挺和睦,建国还经常帮邻居修东西。再说他们家孩子确实争气,晓梅晓阳都考上好学校,建业也踏实肯干,这些都是真的。”
“啥真的?” 张婶拔高了声音,生怕别人听不见,“还不是因为他们有钱,能帮别人?我家要是有那么多钱,我也能天天帮邻居,也能评上文明家庭!”
这话正好被路过的王奶奶听见,老人家忍不住怼了她一句:“张婶,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年建国帮我修木椅,那时候还没拆迁呢,他也没收我一分钱。人家帮人是真心,不是因为有钱。你家要是真愿意帮人,也不会看着邻居有难躲得远远的。”
张婶被怼得脸色通红,梗着脖子说:“我那是没时间!再说我家倩倩还在家待着,我哪有心思帮别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