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锵 —— 咚锵 ——!”
小区中心广场上,广场舞的音乐准时响起,红绸扇、花手绢在空中划出热闹的弧线,阿姨们踩着节拍扭动腰肢,连空气里都飘着欢快的气息。可广场边缘的长椅上,却坐着个与这热闹格格不入的人 —— 张婶。
她穿着件洗得发皱的碎花短袖,头发随意挽在脑后,手里攥着个破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眼睛却没看跳舞的人群,反而死死盯着小区门口的方向,像在等什么人,又像在琢磨着什么心事。
“张婶,咋不去跳会儿?新学的《小苹果》可简单了!” 隔壁单元的刘阿姨跳完一支舞,擦着汗走过来,递了瓶矿泉水。
张婶接过水,却没拧开,反而撇着嘴朝小区门口努了努下巴:“跳啥跳,有那功夫,不如看看人家林晓梅,穿得人模狗样的,刚从国企下班回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多大的官呢。”
刘阿姨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晓梅穿着件浅灰色的职业装,手里拎着个黑色公文包,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夕阳落在她身上,把职业装的边角镀上一层暖光,看着干练又精神。
“晓梅这工作挺好啊,国企稳定,福利又好,多少人羡慕呢。” 刘阿姨笑着说,“她妈之前还说,晓梅刚转正就涨了工资,领导还夸她踏实肯干。”
“稳定?” 张婶嗤笑一声,翻了个白眼,声音陡然拔高了些,故意让周围几个聊天的阿姨都听见,“稳定不就是穷稳定?一个月挣那几千块死工资,还不如找个开公司的对象,以后当老板娘,吃香的喝辣的!你看她穿那身衣服,看着挺贵,指不定是地摊上淘的便宜货,装样子呢!”
旁边一位带孙子的王阿姨听不下去了,皱着眉说:“张婶,话可不能这么说。晓梅那孩子我知道,打小就懂事,大学考的是重点大学,进国企也是凭自己本事,没走一点后门。人家踏实工作,靠自己挣钱买衣服,咋就成装样子了?”
“就是啊,” 另一位阿姨也附和,“我儿子也在国企,虽然工资不算顶高,但五险一金齐全,逢年过节还发米发油,比那些干临时工的强多了。晓梅这姑娘有出息,该替她高兴才对。”
张婶被怼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不肯服软,梗着脖子说:“你们懂啥!国企有啥好的?一辈子望到头,挣不了大钱,也当不了大官。晓梅读那么多书,最后还不是领死工资?要是有本事,早自己开公司当老板了,还用天天朝九晚五挤公交?”
她越说越激动,手里的蒲扇 “啪嗒啪嗒” 拍着大腿,引得跳舞的阿姨们都往这边看。刘阿姨拉了拉她的胳膊,小声劝:“行了张婶,别再说了,让人听见多不好。”
“听见就听见!我又没说错!” 张婶甩开她的手,正好看见晓梅路过广场边缘,赶紧提高声音,“有些人啊,读了几年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啊,还不如早点找个有钱的婆家,少走几十年弯路!”
晓梅本来没注意这边的议论,可张婶的声音实在太大,字字句句都钻进她耳朵里。她脚步顿了顿,手里的公文包攥得紧了些,心里确实有点委屈 —— 她在国企做教育器材采购,每天提前到岗整理单据,加班核对合同是常事,刚转正就因为细心找出了一笔错账,帮公司避免了损失,领导特意在会上表扬她。她觉得这份工作虽然不暴利,却能学到东西,还稳定,自己很喜欢。可在张婶嘴里,却成了 “没本事”“穷稳定”。
但晓梅没回头,也没上前理论。她想起奶奶常说的 “嘴长在别人身上,咱管不住,只能管好自己的心态”,深吸一口气,继续往家走。只是脚步比刚才慢了些,眼圈悄悄红了。
回到家时,赵秀兰正在厨房炖鸡汤,浓郁的香味飘满了客厅。林建国坐在桌边整理家具厂的订单,林老太在给晓阳缝补校服,建业则在核对五金店的账本,一家人各司其职,温馨又安稳。
“晓梅回来啦?快坐下歇会儿,鸡汤马上就好。” 赵秀兰听见开门声,探出头笑着说,可刚说完,就看见女儿眼底的红血丝,“咋了这是?是不是工作受委屈了?”
晓梅放下公文包,坐在沙发上,把张婶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声音带着点哽咽:“妈,我觉得国企工作挺好的,能学到东西,领导也认可我,可张婶说我没本事,还说我该找个有钱婆家……”
赵秀兰赶紧擦了擦手,走过来坐在她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背:“傻孩子,别往心里去。张婶那是嫉妒,你看她女儿复读一年还没考上大学,在家啃老,她心里不平衡,才故意说这些酸话。咱晓梅靠自己本事进国企,踏实工作,比那些想走捷径的人强多了。”
林老太也放下针线,拉着晓梅的手说:“梅梅,奶奶跟你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踏实肯干才是根本。你爷爷当年在村里当木工,一天才赚几块钱,可他做得认真,谁家有活都找他,最后不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你现在在国企好好干,学到真本事,以后不管到啥时候,都有饭吃,这才是最稳当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