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
2012 年春分后的第一个周一,省教育系统下属国企的办公大楼里,电梯门缓缓打开。林晓梅穿着件刚买的浅灰色职业装,手里攥着个半旧的帆布包(里面装着笔记本和笔),站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忍不住深吸了口气 —— 这是她入职的第一天,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手心都沁出了薄汗。
办公区在 12 楼,开放式的布局,几十张办公桌整齐排列,电脑屏幕亮得晃眼,打印机 “嗡嗡” 作响,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透着股严谨又忙碌的气息。人力资源部的王姐领着她穿过办公区,笑着介绍:“小林,以后你就坐这儿,负责教育器材采购的基础工作,主要是整理档案、核对单据、对接学校,有啥不懂的,就问旁边的张姐,她是老员工了。”
晓梅点点头,把帆布包放在办公桌下,对着旁边的张姐露出腼腆的笑:“张姐,以后请多指教。”
张姐抬头笑了笑,推了推眼镜:“客气啥,都是同事。你先熟悉下办公系统,我把之前的采购单据给你看看,先学学怎么核对。” 她递过来一摞厚厚的单据,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学校名称、器材型号、数量、金额,看得晓梅有点眼花缭乱。
入职的第一周,晓梅过得格外忙碌。她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把办公桌擦得干干净净,再把当天要处理的单据分类整理好;晚上别人都下班了,她还留在办公室,对着采购流程手册慢慢琢磨,遇到不懂的就记在笔记本上,第二天问张姐。
张姐一开始还担心她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吃不了苦、不踏实,没想到晓梅不仅认真,还特别勤快 —— 办公室的饮水机没水了,她主动去换;张姐忙不过来,她主动帮忙整理档案;甚至连打印机卡纸了,她都学着自己修理,慢慢的,张姐对她越来越认可,有重要的单据,也愿意交给她核对。
“小林,把这叠小学的器材采购单据核对下,金额和数量都要跟系统对得上,明天要给领导过目。” 周五下午,张姐递给她一叠单据,里面涉及十几所小学的投影仪、课桌椅采购,金额加起来有几十万。
晓梅接过单据,认真地点点头:“好的张姐,我一定仔细核对。”
那天晚上,办公区的同事都走光了,只剩下晓梅一个人。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亮起暖黄的光,映在单据上。晓梅对着电脑屏幕,逐字逐句核对 —— 学校名称不能错,器材型号要对应,数量和金额要一致,有疑问的就标出来,再翻找之前的合同核对。
中途她饿了,就从帆布包里拿出早上带的面包,就着温水吃了两口;眼睛酸了,就揉一揉,继续核对。直到晚上九点多,她才把所有单据核对完,发现有两所学校的课桌椅数量和系统录入的不一致,还有一所学校的投影仪型号写错了,她都一一标注出来,整理成清单,准备第二天跟张姐汇报。
第二天一早,晓梅把核对好的单据和问题清单交给张姐。张姐翻看着清单,眼里闪过惊讶:“这几个错误我之前都没发现,你真是太细心了!难怪领导说你踏实,果然没看错人。”
晓梅不好意思地笑了:“应该的,核对单据本来就要仔细,不然器材送错了,会耽误学校使用。”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部门经理李姐耳朵里。李姐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做事雷厉风行,之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总有点顾虑,怕他们眼高手低,现在听张姐夸晓梅,特意找她聊了聊:“小林,听说你核对单据很认真,还找出了之前没发现的错误,不错,继续保持。”
“谢谢李姐,我还有很多要学的。” 晓梅谦虚地说。
“知道学习就好。” 李姐点点头,递给她一份采购合同,“这是下周要跟供应商签的合同,你先看看,熟悉下合同条款,下周跟我一起去对接供应商。”
晓梅接过合同,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合同对接,知道这是领导对她的信任。她把合同带回座位,逐字逐句研读,遇到不懂的法律条款,就查资料、问张姐,甚至给在大学学法律的同学打电话请教,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对接供应商那天,晓梅跟着李姐去了供应商的工厂。工厂里堆放着各种教育器材,李姐跟供应商谈价格、谈交货期,晓梅就在旁边认真记录,还主动检查器材的质量 —— 她想起父亲做木工时总说 “质量是根本”,所以检查得格外仔细,发现有一批课桌椅的边角有点毛刺,立刻指了出来。
供应商有点尴尬,赶紧说:“这是小问题,我们会处理好的。”
李姐看了看晓梅,眼里满是赞赏:“小林说得对,教育器材关系到学生的安全,一点小问题都不能马虎,必须处理好才能交货。”
从工厂回来,李姐对晓梅说:“你做得很好,不仅细心,还敢说话,以后这种对接工作,多跟着我参加,慢慢就能独当一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