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
除夕的清溪镇安置区,刚入夜就被烟花的响声裹住了。雪粒子还在细碎地飘,落在路灯下像撒了把碎盐,却挡不住家家户户窗户里透出来的暖光 —— 有的挂着红灯笼,有的贴着红春联,连空气里都混着炖肉的香味、鞭炮的硝烟味,还有孩子们的笑声,热热闹闹的,把腊月的冷意都烘化了。
林家 101 室的客厅里,铁炉烧得正旺,炉口烤着的红薯冒着甜丝丝的白气,把整间屋子熏得暖融融的。八仙桌上铺着赵秀兰绣的红格子桌布,摆得满满当当:炖得油亮的红烧鱼(年年有余)、炸得金黄的肉丸子(团团圆圆)、清清爽爽的炒青菜(清清白白),还有林老太亲手蒸的年糕(步步高升),每道菜都冒着热气,勾得人直咽口水。
“姐回来啦!” 晓阳第一个听见敲门声,蹦蹦跳跳地跑去开门,门刚拉开,就扑进林晓梅怀里 —— 晓梅穿着件新买的浅粉色羽绒服,是用第一个月兼职赚的钱买的,手里拎着两个大布兜,里面鼓鼓囊囊的,全是给家人带的礼物。
“慢点跑,别摔着。” 晓梅笑着摸了摸弟弟的头,把布兜递给他,“给奶奶、爸妈、叔叔和你的礼物,都在里面,自己找。”
林老太从藤椅上站起来,手里还攥着个刚缝好的布老虎(给晓阳的新年礼物),看见晓梅,眼睛一下子亮了:“梅梅回来啦!快坐下,奶奶给你留了热乎的年糕,刚蒸好的!” 她拉着晓梅的手,摸了摸她的羽绒服,“这衣服真好看,暖和不?在学校没冻着吧?”
“暖和着呢,奶奶。” 晓梅挨着老太坐下,从布兜里掏出件深蓝色的棉袄,“给您买的,加了厚绒,您冬天出门穿,不冷。我试过了,大小正合适。”
林老太接过棉袄,翻来覆去地看,里子是软乎乎的绒布,领口还缝着圈小花边,眼泪差点掉下来:“咱梅梅有心了,还记着奶奶怕冷……” 她赶紧套在身上,正好合身,对着镜子转了圈,笑得嘴都合不拢,“好看!比我那件旧棉袄强多了!”
赵秀兰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碗刚炖好的鸡汤,看见晓梅,笑着把碗递过去:“快喝点鸡汤,补补身子。在学校总熬夜复习,肯定累坏了。” 她又指了指布兜,“给我和你爸的礼物呢?我看看咱梅梅眼光咋样。”
晓梅赶紧从兜里掏出两条围巾,一条深灰色的给建国,一条米白色的给秀兰:“爸的围巾耐脏,您的这条显白,都是纯羊毛的,暖和。” 赵秀兰接过围巾,往脖子上一围,对着镜子照了照,跟林老太说:“你看,真好看!咱梅梅就是会买!”
林建业也从五金店回来了 —— 他下午特意去把店里的货归置整齐,才锁门回家。看见晓梅,笑着说:“晓梅,我还以为你得晚点到呢!五金店的账本我整理好了,今年赚的钱,比去年多了三成!” 晓梅从布兜里拿出双黑色的劳保鞋,递给建业:“知道你天天在店里搬东西,这鞋鞋底厚,防硌脚,你试试。”
建业接过鞋,当场就换上了,走了两步,笑着说:“正好合脚!比我现在穿的这双舒服多了!还是晓梅懂我了!”
最后,晓梅把一本包装精美的《西游记》递给晓阳:“给你的,带插图的,你不是一直想看吗?寒假在家好好读,不懂的问我。” 晓阳抱着书,笑得眼睛都眯了,跑到书桌前就翻了起来,嘴里还念叨:“谢谢姐!我以后每天都读!”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坐下吃饭,赵秀兰给每个人碗里都盛了勺鸡汤,林建国举起酒杯,清了清嗓子,眼里满是笑意:“今天是除夕,咱全家聚在一起,我先说说这一年的事 —— 木工铺今年接了幼儿园、民宿的大订单,规模还扩大了;建业把五金店管得妥妥帖帖,还琢磨着开春搞送货上门,以后生意肯定更好;梅梅在大学里拿了奖学金,还兼职赚了钱,越来越懂事;晓阳期末考了班里第十,进步这么大,咱全家都跟着高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的笑脸,声音更暖了:“咱能有今天的日子,不是靠运气,是靠咱一家人齐心 —— 我做木工活,建业管五金店,秀兰照顾家里,妈帮着带孩子,梅梅和晓阳好好读书,少了谁都不行。我先敬大家一杯,谢谢你们,让咱林家的日子越过越顺。”
“说得好!” 林老太举起果汁杯,眼里闪着光,“我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年纪,最明白‘和睦’俩字有多金贵。你看村里那些拆迁后闹矛盾的 —— 李叔贪多搭铁皮房,最后白折腾;张婶跟邻居比来比去,把家里钱都花在装修上,现在还为儿子的事闹心;王三兄弟为了补偿款反目,连爹妈都不管。咱林家为啥顺?就是因为不贪、不作,一家人一条心,遇事好好商量,不跟人比,只跟自己比,日子才能踏实。”
她拉着晓梅和晓阳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梅梅,晓阳,你们记住,以后不管走多远、赚多少钱,都不能丢了咱林家的家风 —— 待人真诚,做事踏实,家人和睦。钱再多,不如一家人平平安安;房子再大,不如一家人开开心心。这家风,得一代代传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