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把布兜往胳膊上一搭,蹲下来,从兜里掏出瓶水,递给李叔:“刚听刘姐说,你儿子想开超市?其实开超市也不用一下子投 10 万,先摆个小摊试试水,卖卖零食、饮料,成本低,就算赔了也不心疼。我认识个邻居,之前就是摆小摊,现在在镇上开了个小超市,生意还不错,要是你想了解,我可以帮你问问。”
李叔接过水,却没拧开,手指在瓶身上蹭来蹭去:“问啥问?我没本钱,也没人帮我……”
“本钱可以慢慢攒,没人帮,你可以自己帮自己啊。” 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真诚,“李叔,我知道你日子难,可光抱怨没用。你身体要是还行,可以去我木工铺帮帮忙,搬搬木料、扫扫木屑,月薪 2500,管午饭,你要是愿意,明天就能来。等你攒点钱,再帮你儿子想想开超市的事,比现在蹲在这儿发愁强。”
李叔愣住了,手里的水瓶差点掉在地上。他看着建国真诚的眼神,又想起自己刚才的抱怨,脸一下子红了,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 —— 他没想到建国会主动给他找活,更没想到自己刚才还在怨人家,现在却有点不好意思。
“我…… 我再想想。” 李叔把水瓶往怀里一塞,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我先回家跟我儿子说说,要是他同意,我再找你。”
“行,想好了随时来找我。” 建国笑着点头,又跟刘寡妇打了招呼,才拎着布兜往家走。
看着建国的背影,刘寡妇推了推李叔:“你看建国多实在!人家没记恨你之前的抱怨,还帮你找活,你可得好好想想!”
李叔没说话,只是攥紧了手里的水瓶,往家走。风还在吹,梧桐叶还在落,可他心里的委屈好像淡了点,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希望。他想起儿子列的进货清单,想起建国说的 “摆小摊试试水”,又想起自己蹲在墙角抽烟的样子,突然觉得 —— 或许,抱怨解决不了问题,真得像建国说的那样,先干起来,日子才能有转机。
回到家,儿子正趴在桌上玩电脑,屏幕上是 “斗地主” 的游戏界面,键盘敲得 “噼里啪啦” 响。“爸,借到钱了吗?” 儿子头也没抬,眼睛还盯着屏幕。
李叔把水瓶放在桌上,叹了口气:“没借到 10 万,不过建国让我去他木工铺干活,月薪 2500,管午饭。我想先去干着,攒点钱,你也别总想着开超市,先找个活干,咱们慢慢攒,总会有办法的。”
儿子手里的键盘顿了顿,终于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你去木工铺干活?搬木料?多累啊!”
“累也比蹲在家里抱怨强!” 李叔突然提高了声音,却没了之前的火气,多了点坚定,“我之前总怨天怨地,怨没人帮咱们,可人家建国的日子,也是靠干出来的。咱们要是不踏实,就算开了超市,也得赔。你要是愿意,明天跟我一起去看看,要是觉得木工铺的活能做,咱就一起干,要是不愿意,你也得找份正经工作,别再天天在家玩游戏了。”
儿子看着父亲眼角的皱纹,看着他手里那个旧水瓶,突然低下了头,关掉了电脑:“爸,我跟你一起去看看。要是活能干,我就跟你一起干,攒够钱再想超市的事。”
李叔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角的红血丝好像也淡了点。他从兜里掏出那颗刘寡妇给的糖,剥了糖纸,递给儿子:“吃吧,甜丝丝的。咱爷俩好好干,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那天晚上,李叔没再抱怨,而是跟儿子一起,把家里的旧桌子擦干净,列了个 “攒钱计划”—— 他去木工铺干活,每月存 2000;儿子去找份服务员的工作,每月存 1500,争取年底攒够 5 万,先摆个小摊。台灯的暖光落在纸上,把父子俩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虽然日子依旧艰难,却多了点踏实的希望。
而林家那边,赵秀兰正在给工人准备明天的午饭,建国跟建业商量着五金店进新货的事,晓阳趴在桌上写作业,林老太坐在旁边缝补衣服。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把屋子照得暖融融的,电锯声停了,只剩下家人说话的笑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叫声,衬得这深秋的夜晚,格外安稳。
建国想起白天跟李叔说的话,跟赵秀兰说:“李叔要是真来木工铺干活,咱多照顾点,别让他干太重的活。他日子难,能帮一把是一把。”
赵秀兰点点头,把刚包好的包子放进蒸笼:“是啊,都是邻居,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希望他能踏实干,别再抱怨了,日子才能好起来。”
李叔不知道林家的商量,他只知道,第二天早上,他要跟儿子一起,去木工铺看看。或许,这不会让日子一下子变好,或许还会很累,但至少,他不用再蹲在墙角抱怨生活艰难,不用再羡慕别人的日子 —— 因为他知道,踏实干起来,总比怨天尤人强,就像建国说的,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抱怨出来的。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