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
2007 年开春的第一缕阳光,刚翻过安置区 3 号楼的墙头,就落在林家 101 室的木工角。林建国蹲在青石板上,手里的刨子正刨着块松木,木屑像雪片似的落在脚边,堆了薄薄一层,带着股淡淡的松香味。这块木料是他昨天从镇上木料厂挑的,打算给晓阳做个新的玩具车 —— 之前那个铁皮青蛙被晓阳玩得弹簧快松了,孩子嘴上没说,却总在木工角旁边打转。
“爸,啥时候能做好啊?” 晓阳蹲在旁边,手里攥着个断了腿的小木凳(上次搬家时磕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松木,“我想带去学校跟小胖比,他说他家的玩具车是城里买的,比我的好看。”
建国停下刨子,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 —— 早春的天还凉,可刨木是力气活,没一会儿就出了汗。他摸了摸晓阳的头:“快了,今天就能做好,保证比小胖的好看。”
正说着,赵秀兰端着刚煮好的玉米粥从厨房出来,瓷碗碰着桌面发出轻脆的 “叮当” 声:“建国,先喝粥,凉了就不好喝了。妈说,今天建业休息,让他过来帮忙收拾下阳台的咸菜坛,冬天的萝卜干该装坛了。”
建国点点头,把刨子放在木工台上,刚端起碗,就看见林建业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建业穿着件浅蓝色的夹克,是去年打工时买的,洗得有点发白,车筐里装着个纸包,里面是刚从镇上买的包子:“哥,嫂子,我来了!这是给晓阳买的肉包子,他最爱吃的。”
晓阳一听 “肉包子”,立马蹦起来,把小木凳扔在一边,冲过去接过纸包:“谢谢叔!我就知道你最疼我!”
建业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转头跟建国说:“哥,昨天我去镇上买工具,看见商业街有几家空铺面,要不咱去看看?你这木工手艺这么好,开个木工铺肯定能赚钱。”
这话正说到建国心坎里。自从搬家后,他总琢磨着找点正经事做 —— 之前在村里帮人修农具、做家具,都是零散活,现在住到安置区,邻居多,需求也多,开个木工铺不仅能赚钱,还能继续干自己喜欢的活。他放下碗,眼睛亮了:“真的?有合适的铺面?今天正好有空,咱去看看!”
赵秀兰也跟着点头:“我看行!你这手艺闲不住,开个铺也能踏实点,总比在家没事干强。妈那边我跟她说,她肯定支持。”
林老太坐在藤椅上,手里捏着针线,正给晓阳缝补校服的裤脚,闻言笑着说:“建国想干就干,你这手艺是老辈传下来的,丢了可惜。开铺的钱不够,咱还有存款,别担心。”
吃完早饭,建国和建业就骑着自行车往镇上商业街赶。早春的风还带着点凉意,吹在脸上凉丝丝的,路边的杨柳刚冒出嫩黄的芽尖,偶尔有花瓣飘下来,落在自行车筐里,透着股春天的热闹。
商业街不算大,却很热闹 —— 卖早点的铺子冒着热气,五金店门口堆着水管、螺丝,裁缝铺的缝纫机 “哒哒” 响,还有几个摆摊卖菜的老人,嗓门洪亮地吆喝着。建业带着建国直奔街东头:“哥,第一个铺面就在这儿,20 平,租金 3000 块一个月,房东是个老太太,好说话。”
建国停下自行车,抬头看 —— 铺面确实不大,门脸只有两米宽,里面黑乎乎的,得踮着脚才能看见里面的格局。他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地面上还留着之前租户搬东西时蹭的污渍,墙角还有块渗水的痕迹。他掏出卷尺,量了量里面的尺寸:“长 5 米,宽 4 米,只能放一张小木工台,样品都没地方摆。晓阳的玩具车在这儿做还行,要是有人订衣柜、书桌,根本转不开身。”
房东老太太听见动静,从隔壁走过来,手里攥着个布包:“小伙子,这铺面虽小,可位置好啊!你看隔壁就是菜市场,人流量大,开个小吃铺、杂货铺都合适。”
建国笑着摇头:“大娘,我想开木工铺,需要大点的地方放工具和木料,这铺面太小了,谢谢您啊。”
离开第一个铺面,建业又带着建国往街西头走:“哥,前面还有个 40 平的,租金 5000 块,比刚才那个大不少,就是位置偏点。”
这个铺面确实大,门面有三米宽,里面空荡荡的,还铺了水泥地,收拾得挺干净。可建国站在门口看了会儿,眉头却皱了起来 —— 铺面在商业街尽头,旁边是个废品收购站,时不时传来 “哗啦” 的翻找声,路上的行人也少,大多是去废品站卖东西的,没几个会停下来看木工铺。
“哥,这地方够大吧?能放两张木工台,还能隔个小仓库放木料。” 建业兴奋地说,“租金虽然贵点,可咱生意好的话,很快就能赚回来。”
建国没急着应,走到马路对面观察了会儿:“位置太偏了,没人流量,就算手艺好,也没人知道。你看刚才那个小铺面,虽然小,可在街中间,路过的人都能看见;这个太偏,除非有人特意找来,不然很难有生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