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拆迁办临时办公室的木门被撞开时,王二手里的 “不公平” 纸牌还没举稳,就被门口排队的村民挤得差点栽倒。他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 昨天还空荡的院子里,现在排了半条街的人,手里都捧着整整齐齐的材料袋,有红绳捆的房产证,有塑封好的照片,连之前跟他一起堵门的刘老四,都在队伍里踮着脚往前凑,手里的材料袋上还贴着 “按林家样式整理” 的小纸条。
“王二?你咋来了?” 刘老四看见他,赶紧把纸牌往身后藏,声音压得低低的,“别举那玩意儿了!昨天林大哥来劝我,说闹没用,按规矩来才踏实,你看我这材料,都按他家那样分了类,拆迁办的人刚才还夸我呢!”
王二愣在原地,手里的纸牌 “哗啦” 掉在地上,被后面村民的脚踩得皱巴巴的。他想起三天前,还跟李叔一起在这儿拍桌子,喊着 “不补钱就不签”,结果李叔的铁皮房被拆了,自己的材料也被查出缺手续,补偿少了大半。可现在,平时跟他一起抱怨的村民,全捧着材料排队,连最抠门的张老栓,都买了个新文件夹装协议,嘴里还念叨 “林家就是实在,不瞎折腾”。
“还愣着干啥?想被民警请去喝茶啊?” 后面的村民推了他一把,“赶紧回家整理材料!林大哥说了,房产证按年份排,照片标好序号,邻居证明找村干部盖章,保准顺利!你再闹,最后连安置房都选不着好楼层!”
王二踉跄着退到路边,看着队伍里的人说说笑笑 —— 有人聊新家的装修,有人问林家选的 101、102 室采光咋样,还有人拿着材料问前面的人 “这样整理对不对”,完全没了之前的剑拔弩张。风卷着泡桐花吹过来,落在他踩皱的纸牌上,那 “不公平” 三个字,突然显得格外刺眼。
他攥着空荡荡的材料袋(之前材料乱得像垃圾堆),突然转身往家跑 —— 得赶紧回去学林家,把材料理清楚,再晚,好楼层就没了!
林家小院这会儿正热闹。赵秀兰蹲在院角的咸菜缸边,手里拿着个小本子,给围着的几个婶子念注意事项:“拆迁协议里的安置房位置、交房时间,还有现金到账日期,都得用红笔标出来,别漏了;放弃小面积换现金的,得让拆迁办写补充条款,盖红章才管用。”
她身边的刘婶,手里捧着刚整理好的材料,房产证用红绳捆了三圈,照片按 “正房”“厢房” 分了类,连二十年前的老宅基地证明都找出来了:“秀兰,多亏你昨天帮我看,不然我都不知道老证明也得带上!之前我还怕吃亏,想跟李叔一起闹,现在看林家这么顺,我也踏实了。”
“可不是嘛!” 旁边的张老栓凑过来说,手里的新文件夹亮闪闪的,“我儿子昨天去林家,看见建国兄弟的材料整理得跟书本似的,回来就帮我理了一晚上。刚才拆迁办的小王说,我这材料是这周最齐的,签字的时候都没多问!”
林建国坐在木工角,手里刨着块松木(给晓阳做书架的料),时不时抬头给村民搭话:“选安置房的时候,优先选离学校、菜市场近的,老人孩子都方便;现金分两笔存,一笔定期应急,一笔活期装修,别像有些人家,拿到钱就乱花。”
晓阳蹲在槐树下,手里拿着他的新家平面图,给围着的小朋友看:“我家选的 101、102,一楼,奶奶的房间有大窗户,我的房间有书架!你们家也按规矩签,就能选好房!”
小朋友们听得眼睛发亮,有个孩子说:“我妈昨天还说要闹,我让她学林家,她今天就去整理材料了!”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个熟悉的身影 —— 李叔拎着个网兜,里面装着几个苹果,却没像往常那样进来,只是在门口徘徊,眼睛往拆迁办的方向瞟,手里的网兜捏得发白。
“李哥,进来坐啊!” 建国看见他,笑着招手,“秀兰刚煮了绿豆汤,凉在井里,喝点解暑。”
李叔犹豫了半天,才磨磨蹭蹭走进来,网兜放在脚边,没敢看建国的眼睛:“建国,我…… 我就是路过,看看你们……” 他话没说完,就看见刘婶手里的材料袋,还有张老栓的新文件夹,脸一下子红了 —— 之前他还跟这俩人说 “闹才能多拿”,现在人家都按规矩来,就他还在纠结。
赵秀兰端来绿豆汤,递给他:“李叔,喝口水。其实签协议没那么难,按政策来,材料齐,拆迁办的人也客气。你看林大哥,没闹没吵,不也分了好房?”
李叔接过杯子,凉白开滑进喉咙,却没压下心里的慌。他想起昨天路过拆迁办,看见王二举着纸牌被村民劝走,看见刘婶拿着整齐的材料顺利签字,还听见拆迁办的小王跟人说 “要是都像林家那样,咱这工作早干完了”。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墙上儿子写的 “想住新楼”,突然觉得之前的闹,都是瞎折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