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晌午刚过,两辆青布马车在一队衙役的护卫下,停在了清风书院略显简朴的门前。
车门打开,当先下来一位穿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瘦、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官员,正是新任督学刘文远。
他身后跟着两名捧着文书的随从,以及清河县县学教谕和两名年长的廪生,作为陪同和见证。
夜凰早已带着全体学生在院门前等候。
她今日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儒生袍,头发用一根木簪简单挽起,虽不施粉黛,却自有一股清冷沉静的气度。
王铁柱、李狗蛋等学生则穿着洗得发白的统一布衫,站得笔直,眼神清澈而坚定。
“清风书院山长夜凰,携书院生徒,恭迎刘督学。”夜凰上前一步,依礼相见,不卑不亢。
刘督学目光锐利地扫过夜凰,又在她身后那些年纪不一、但精神面貌颇佳的学生身上停留片刻,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颔首:“夜先生不必多礼。本官奉学政大人之命,稽考地方书院,例行公事罢了。”
“督学大人请。”夜凰侧身让开道路。
一行人进入书院。
刘督学看似随意地打量着书院的院落、房舍。
院子不大,但打扫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井然有序。
墙角堆着劈好的木柴,后院隐约可见开垦整齐的菜畦,几间用作教室和寝舍的房屋虽然陈旧,却窗明几净。
“贵院…倒是简朴。”刘督学不咸不淡地评价了一句。
“书院初创,物力维艰,唯以勤补拙,让督学见笑了。”夜凰平静回应。
进入作为主要教室的堂屋,只见墙上挂着夜凰手书的《劝学篇》,笔力遒劲,内容发人深省。
几张简陋的书案上,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和几摞书籍。
刘督学上前随手翻看了一下书籍,多是基础的经史典籍,但也有一些诸如《九章算术》、《农政全书》乃至一些地理杂记之类的书,倒是涉猎颇广。
“书院生徒,皆在此处?”刘督学问。
“目前书院有生徒六人,皆在此。”夜凰答道,示意王铁柱等人上前行礼。
刘督学目光落在王铁柱身上:“你便是王铁柱?府试甲等第十?”
“回督学大人,学生正是。”王铁柱躬身回答,声音清朗,姿态从容。
“嗯,不错。”刘督学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府试只是入门。学问之道,贵在持之以恒,融会贯通。本官且考考你,《春秋》微言大义,郑伯克段于鄢一事,你如何见解?”
这个问题颇有深度,不仅考校对史实的掌握,更考验对儒家伦理和政治智慧的理解。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王铁柱略一沉吟,便从容答道:“回大人,此事可见郑伯之忍,亦显叔段之骄。为君者,当防微杜渐,教诫子弟;为臣为弟者,当守分尽忠,不可僭越。然郑伯手段过于酷烈,虽稳君位,却失兄弟之情,非仁君之全道也。学生以为,圣人载之,意在警示后人,君臣父子兄弟之道,需以仁恕为本,以礼法为衡。”
他的回答引经据典,条理清晰,不仅点明了事件本质,还提出了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不落俗套。
刘督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掩饰过去,又随意问了李狗蛋几个问题,考了石头、赵明几句蒙学经典,甚至问了二妞和栓子几个简单的问题,孩子们都对答如流,虽偶有稚嫩之处,但基础扎实,思路清晰,远超寻常蒙童。
学业考校这一关,清风书院展现出了过硬的质量。
刘督学面色不变,转而开始查验书院资质。
李狗蛋早已将地契、房契、资产账目等文书准备齐全,账目清晰,数字准确,连最近购买书籍、修缮房屋的每一笔开支都记录在案,无可挑剔。
藏书量虽不算丰,但种类搭配合理。
后院的试验田里,土豆和红薯长势喜人,夜凰解释这是引入的新作物,旨在让学生知农事之艰。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符合规制。
刘督学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此来是受了陈师爷请托,意在找茬,可眼前这书院,从学生到管理,竟似铁板一块,难以找到明显的错处。
他沉吟片刻,目光再次落到夜凰身上,缓缓开口道:“夜先生才学令人钦佩,将一群稚子教导得如此出色,实属难得。只是…书院乃教化重地,师资尤为关键。贵院目前似乎仅有先生一人执教?虽说有教无类,但一人之力,恐难兼顾诸生进益,且于礼制…似有不妥。”
他终于图穷匕见,抓住了“师资单薄”这个看似最弱的环节发难。
县学教谕和两名廪生也微微点头,显然认为此言在理。
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滞。
夜凰却并未慌乱,她早就料到对方会在此处做文章。
她迎着刘督学的目光,平静道:“督学大人所言极是。师资确为书院根本。小女子才疏学浅,不敢误人子弟。故而平日教学中,亦注重引导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此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杀手帝师:开局继承破烂书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杀手帝师:开局继承破烂书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