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顶层,空气仿佛凝固。
我的目光死死盯在那卷黑色金属书卷之上,指尖触碰着那冰凉的、由未知金属丝编织而成的页面,以及页面上那幅残缺的星图和其中央那枚结构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钥匙图案。
“始源”。两个古老的文字,如同拥有魔力般,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始源之钥?这就是“九钥”真正的名称?还是九钥之一?它与我器宗祖师得到的“天外陨星”有何关联?与那欲要开启的“渊门”又有何干系?
无数疑问如同沸腾的气泡,在脑海中翻涌。我强压下立刻沉浸其中的冲动,猛地抬头,看向那角落里的神秘老者。
然而,就在这抬头的一瞬间,那原本坐在角落的老者,连同他手中正在擦拭的那枚古旧玉简,竟如同青烟般,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了!原地只留下那个空荡荡的书架和略显昏暗的光线,仿佛他从未出现过一般!
我心中骇然!这是什么修为?什么手段?竟能在我眼皮底下,如此不着痕迹地消失!他究竟是谁?是守护藏经阁的隐世高人?还是与那“圣族”、“引路者”有关的存在?他留下这卷书,是善意指引,还是恶意陷阱?
【扫描环境:未发现任何空间波动或隐匿痕迹。目标消失方式超出当前数据库理解范围。风险评估:极高。】
系统的反馈更是让我心头沉重。这器宗的水,比想象中还要深不可测!
我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卷黑色金属书卷上。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散发着诱人而危险的气息。
看,还是不看?老者的话犹在耳边:“有些东西,知道了,便沾了因果,甩不脱了。”“是福是祸,就看你自己造化。”
毫无疑问,这卷书涉及到的秘密,绝对是足以颠覆认知、引来杀身之祸的级别。但如今,祖师箴言高悬,圣族威胁在侧,融灵之种潜伏,我已深陷局中,因果早已缠身,又何惧再多知道一些?
更何况,逆天改命,本就是我选的路!
不再犹豫,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翻开了金属书卷的第二页。
没有想象中的光芒万丈或异象纷呈,书页上依旧是那种古老的、并非现今大陆通用文字的字迹,以及更多复杂的图案和星轨。
但奇异的是,当我集中精神注视那些字迹和图案时,眉心的祖师印记再次微微发热,一种玄之又玄的明悟竟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心间,让我能够理解那些文字的含义,看懂那些图案传递的信息!
这印记,竟是阅读这卷奇书的钥匙!
书卷中的内容浩瀚而零碎,更像是一本笔记或观察记录,并非系统的典籍。
它开篇便阐述了一个惊人的观点:我们所处的世界,并非唯一。在无垠的混沌虚空之中,存在着无数如同气泡般的世界位面,它们遵循着各自的规则运转,彼此之间本应有强大的壁垒隔绝。然,万物有隙,规则亦存漏洞,遂有“界门”之说。
而“始源之钥”,据记载,并非人造,乃是某种世界规则凝聚具现化的产物,是洞穿界门、贯通位面的最原始、最本源的“凭证”。其并非一成不变,其形态、数量似乎会随着诸多世界的生灭与交互而发生变化,书中提及的“九”之数,或许只是某个特定时期的形态。
书中还模糊提及,古老的“始源之钥”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力量和知识,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和禁忌。每一次“始源之钥”的现世和重聚,往往都伴随着文明的兴衰、种族的更迭,乃至世界本源的震荡。所谓“万器寂灭”,或许并非虚言,而是界门洞开后,不同世界规则剧烈冲突、相互湮灭的一种体现!
后面大部分的内容,则是一些残缺的星图轨迹、能量运转的猜想、以及关于“钥孔”——也就是界门可能出现位置的推测,其中几处星图标注,竟与我之前看过的器宗周边地域图有几分隐晦的对应!更有一页,绘制了一个奇特的、仿佛由无数齿轮和光弧构成的祭坛图案,旁边标注着“启明之坛,接引星芒”等字样。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心神完全沉浸在这浩瀚而惊世的秘闻之中,浑然忘了时间的流逝。
直到苏晚和叶璃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才将我惊醒。
“林修?你发现了什么?怎么叫你都没反应?”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
我猛地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竟已在这书卷前站立了将近两个时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合上书卷,那玄妙的感悟也随之消退,书页上的字迹再次变得无法辨认。
“没什么,找到一些有趣的古籍,看得入神了。”我暂时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关于“始源之钥”和世界位面的信息太过骇人,我需要时间消化,也更需要合适的时机再与她们分享。我转而问道:“你们收获如何?”
苏晚扬了扬手中一枚玉简:“找到一门名为《三才掠影阵》的合击之术,虽是残卷,但理念精妙,不重力量融合,而讲究气机牵引、攻守互换、虚实相合,正适合我们三人特点。我已记下,需细细揣摩改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杂役开始,我觉醒逆推选项系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杂役开始,我觉醒逆推选项系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