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肖霄担心的是,他听说王建军的父亲正在积极活动,想要把儿子弄回上海。如果王建军先回去了,很可能会对苏晨不利。
必须尽快行动!肖霄下定决心,不能再等了!
他首先找到老校长,说明情况。老校长立即表示支持:我这就给你开推荐信!你这样的好老师,应该回上海发挥更大的作用!
接着,肖霄开始准备各种材料:插队这些年的表现证明、教学成果证明、家庭困难证明...每一份材料都需要多方盖章,每一道程序都可能遇到阻力。
最大的困难来自公社党委。当肖霄拿着厚厚的材料找到副书记时,对方的态度十分暧昧:肖霄同志,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但是...现在政策还不明确,需要慎重研究啊。
肖霄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这是托词,副书记是在故意拖延时间。果然,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王建军的父亲已经给副书记打过招呼,要求严格把关。
怎么办?李卫东焦急地问,要是被王建军那小子抢先了,他回去肯定要捣乱!
肖霄沉思良久,突然眼睛一亮:我记得新来的工作队长是教育系统下来的,也许可以找他试试?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越过副书记直接找工作队长,很可能会得罪当地领导,给后续手续带来更多麻烦。但肖霄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第二天,他带着材料找到了工作队驻地。工作队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但眼神锐利。
肖霄同志,我知道你。工作队长开门见山,村小学的工作做得不错,孩子们都很喜欢你。
肖霄有些意外:您怎么知道?
工作队长笑了笑:我们来之前做过摸底调查。说实话,像你这样有文化、有责任心的知青,正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为什么要急着回上海呢?
肖霄深吸一口气,决定实话实说:队长,我在上海有未婚妻和女儿。女儿已经一岁多了,我还没见过她。而且...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最近有人伪造信件和照片,想要破坏我们的关系。我担心如果再不回去,这个家就要散了。
工作队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有这种事?具体说说。
肖霄将苏晨信中提到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还拿出了自己这两个多月来写的但未能寄出的信作为证明。
工作队长仔细听着,不时点头。最后,他郑重地说:肖霄同志,你放心,这件事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至于你的返城手续...他沉吟片刻,我会亲自过问。像你这样的情况,应该优先考虑。
希望再次在肖霄心中燃起。他连声道谢,脚步轻快地走出工作队驻地。外面的阳光格外明媚,积雪融化得更快了,露出下面黑色的土地。肖霄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已经能闻到一丝春天的气息。
然而,好事多磨。就在肖霄以为一切顺利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父亲单位的顶替名额只有一个,而他和妹妹都有资格申请。
霄霄,你妹妹今年也高中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母亲在信中说,你看能不能想别的办法回城?把名额让给妹妹?
肖霄握着信纸,心情复杂。他理解母亲的难处,妹妹确实也需要工作。但是让出名额,意味着他可能永远回不了上海了。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时,李红梅找到了他:肖霄,我听说你遇到困难了?
肖霄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就是名额的问题。
李红梅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我可能能帮你。我表哥在市委工作,听说最近有几个特殊人才调配的名额,主要是针对有专长的知青。你不是会画画和写作吗?也许可以试试。
肖霄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需要什么条件?
具体我也不清楚,但需要作品和单位推荐。李红梅说,你可以准备一些作品,我让表哥帮忙递上去。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希望!肖霄立即开始行动。他挑选了自己最好的画作和文章,又请老校长写了推荐信,还收集了学生们写的我最喜欢的肖老师作文作为辅助材料。
材料准备齐全后,新的问题又来了:怎么安全送到上海?普通的邮寄太慢也不保险,托人带又找不到可靠的人。
就在肖霄为此发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伸出了援手——老王头。他的儿子王大壮正好要去上海出差,愿意帮忙带材料。
肖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亲自交到你家人手里。王大壮憨厚地保证。
材料送走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每一天都像一年那么漫长。肖霄白天照常教书,晚上却辗转难眠,时刻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期待着邮递员的铃声。
村里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先是大队部开始清理文化革命时期的大字报和标语,然后是几个被错误批斗的老干部得到平反,最后是确切的知青返城政策终于下来了——符合条件的知青可以开始办理手续了!
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整个知青点。大家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肖霄却保持着冷静——他知道,政策下来了不代表手续好办,特别是在他这种有人故意刁难的情况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上海有个女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